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地籍測量工作報告

地籍測量工作報告

第壹章:地籍調查總結報告1位置和自然條件

肇東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5° 22′至北緯126° 22′至北緯45° 10′。距“冰城”哈爾濱53公裏,距“油城”大慶74公裏。是哈-慶-齊齊哈爾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位於哈-慶-齊齊哈爾工業走廊中軸線,外延可覆蓋東北三省、俄羅斯和東北亞地區。現在已經成為哈爾濱都市圈經濟的核心區。

肇東屬於寒溫帶,位於中緯度亞洲大陸東部。冬季(165438+10月至次年3月),由於西伯利亞冷空氣的不斷入侵,氣候寒冷幹燥。夏季(6-8月)受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降水集中,氣候溫暖濕潤。春季(4-5月)和秋季(9-1O),由於冬、夏季風交替,氣候多變。春季大風多,降雨少,秋季氣溫驟降,常伴有霜凍。

2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為進壹步加強地籍基礎業務建設,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實現國土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需要,省國土資源廳要求圖、數、實地壹致,肇東市國土資源局正在對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任務, 城市宅基地和其他產業用地的結構和權屬在此基礎上,建立村莊土地調查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全市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和土地登記制度。

主要任務

村莊土地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地類調查、調查和建立村莊土地調查數據庫。

權屬調查是對本村宅基地上每塊土地的位置、權屬、界址、地類的調查。以宗地為單位,對調查區域內的所有宗地進行實地調查(補充調查或變更調查),核實各宗地的權屬性質、權利人、主要用途、土地登記狀況等基礎信息,設立界樁,確定權屬界線,勘測界址間距,填寫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

地類調查是根據第二次調查的土地分類(國家標準)核實和確定每個地塊(包括虛擬地塊)的地類。將現有土地類型調查結果轉換為相應的土地類型。

測量工作包括控制測量和地籍要素測量。村莊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以國家二類地籍數據庫標準為基礎,符合《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的要求。

3.運營單位情況

本次村莊土地調查任務由於波測繪有限公司承擔..於波測繪有限公司是壹家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是黑龍江省專業從事地理信息數據生產、地形測量、工程測量、地籍房產測量和各類管線測量的中型骨幹單位。擁有多臺GPS、掃描儀、彩色噴墨繪圖儀、全站儀、水準儀等設備,擁有由近65,438+000臺計算機組成的內部數字化生產網絡。隨著國家“數字地球”戰略的實施,於波測繪有限公司不斷拓展技術服務領域,為省內外交通、水利、規劃、土木等提供了不同的技術信息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章:地籍調查報告;武漢勘測設計院2006年中心城區地籍調查報告。

親愛的領導和朋友們:

2006年是我市中心城區地籍調查的第壹年。總結工作,展望新的壹年,意義重大。接下來,我將向大會作2006年中心城區地籍調查報告。

壹、2006年工作回顧

2006年,在市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統壹部署下,我院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局和我院工作,以國土資源為核心,充分發揮我院基礎測繪成果和高新測繪的保障作用。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舉全院之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壹定的成績。

1,以摸清土地資源底數為核心,出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2006年我院* * *地籍調查完成10調查面積,地籍調查面積624.4Km2(1:500面積318Km2,1:2000面積306.4Km2),宗地號有誤!沒有指定書簽。例,該地區已達到112.5%的年度目標;* * *完成青山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面積167.5Km2的權屬調查和地籍調查,宗地數達到5451;近日,青山區8個街道、2個開發區10街坊的權屬調查和地籍調查結果,江漢區、橋口區、武昌區、洪山區(1:2000區)等試點地區20個街道(鄉鎮)的地籍調查結果已報送市登記發證中心。

2.以服務國土資源管理為宗旨,土地調查隊伍日趨成熟。

本著顧全大局、謀大事的思路,站在完成市政府重點項目的高度,實事求是、創新管理,為服務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和工作環境,我院於2006年2月底成立了地籍調查領導小組,成立了土地調查專班。專班專業技術人員45人,設4個作業班,下設宣傳協調組、安全生產組、技術質量組。

實踐證明,成立土地調查專班是正確的。他們很好地完成了2006年的目標任務,同時也全力以赴做了大量工作:

(1)3月中旬,中心城區地籍調查招標完成;3月下旬,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國土局正式簽訂地籍測量合同。

(2)組織了3次地籍調查全體工作人員培訓,統壹了地籍調查的工作方法、技術標準和成果格式。

(3)組織青山區人民政府、市土地登記發證中心、青山區分局、WISCO、第壹冶金公司、青山石化公司、洪山區和平鄉政府、冶金街道等15家大型企業、事業單位、街道主任參加權力移交協調會***18次。

(4)專班與青山分局在青山公園聯合舉辦了兩次《規劃法》、《土地法》宣傳日,並出版宣傳版報紙,現場講解地籍調查相關知識,解答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

(5)召開了兩次開發區地籍調查項目研討會,確定了地籍調查工作方案和技術路線。

(6)專班與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洪山區、江夏區規劃國土分局多次溝通聯系,收集了相關資料。

為了順利完成目標任務,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及時轉變觀念,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從過去客戶找我們到現在我們主動來找他們。土地調查專班已步入團結協作、積極創新、良性發展的軌道,隊伍日趨成熟,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3.憑借基礎測繪成果優勢,地籍調查進展成效顯著。

正是我院具有完整的、現行的基礎測繪成果,才能在短短10個月內實現624平方公裏的地籍調查任務。近期收集整理加工了以下地圖:* *中心城區1: 500數字地形圖9630幅,1: 2000數字地形圖570幅;歷史地籍調查圖16750,竣工調查圖4680;我院有1157級控制點;掃描整理已發出的4711包裹的檔案資料。

4.借助高科技測繪手段提高地籍測量效率。

這次地籍調查時間短,任務重,涉及面廣。因此,借助高科技測繪手段,充分利用武漢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簡稱WHCORS)作為地籍測量基準框架,采用實時RTK(動態GPS)技術和全數字化室內外壹體化作業方式,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投入靜態GPS接收機4臺、GPS RTK 8套、14全站測距儀、工作車4輛、電腦40臺參與調查。

二是地籍調查中的資料整理工作相當繁重。特別是地籍調查表的填寫,圖形數據的分層,房屋的封閉處理,面積的計算統計等等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我院急需及時開發“地籍調查數據預處理系統”和“地籍調查電子成果檢查程序”。實現了數據采集。

第三部分:河北省地籍調查總結報告——1縣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

* *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以東經115° 35 '-58 ',北緯37° 08 '-35 '為界,總面積892.3平方公裏。東與*縣*隔清涼河相望,西與*市、南與衡水地區的*市、北與* *區和* *縣相望。縣城北距首都北京272公裏,西距省會石家莊124公裏。* *縣是國務院開放縣。* *縣現轄5鎮6鄉,總面積829平方公裏,人口37萬。交通便利,京九鐵路貫穿全境。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條例》、《河北省城鎮地籍調查技術規程》和《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實施方案》的精神,* *縣選擇縣城所在地鎮政府作為本次城鎮地籍調查的工作範圍。* *鎮建成區總面積約15平方公裏。考慮到* *縣未來規劃發展的需要,本次城鎮地籍調查範圍為縣城規劃區,總面積約為13.6平方公裏,宗地總數為11745。

* *鎮建成區總面積15平方公裏,建成區平均標高26米。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條例》、《河北省城鎮地籍調查技術規程》和《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實施方案》的精神,* *縣選擇縣城所在地* *鎮作為本次城鎮地籍調查的工作範圍。總面積14平方公裏。

2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為進壹步加強地籍基礎業務建設,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實現國土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需要,盡快落實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任務,按照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內管土地、外管證管地”的要求,做到圖、數、田壹致。* *縣國土資源局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的要求,在全面完成1: 10000土地利用更新調查的基礎上,對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的任務,對城鎮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建立城市土地調查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全市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和土地登記制度。

主要任務?城市土地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地類調查、調查和建立城市土地調查數據庫。

權屬調查是對城市、鄉鎮、工業園區、村莊宅基地每塊土地的位置、權屬、界址、地類的調查。按照《條例》和《細則》對第二次調查的要求,對調查區域內的所有地塊進行了實地調查(補充調查或變更調查),核實了每塊土地的權屬性質、權利人、主要用途、土地登記狀況等基礎信息,設立了界樁,確定了權屬界線,勘測了界址間距,填寫了地籍調查表。

地類調查是根據第二次調查的土地分類(國家標準)核實和確定每個地塊(包括虛擬地塊)的地類。將現有土地類型調查結果轉換為相應的土地類型。

城鎮土地調查和農村土地調查確定的城鎮範圍應當相互銜接,不得有所側重和遺漏。

測量工作包括控制測量和地籍要素測量。控制測量以現有國家控制網為基礎,加密布設四等GPS控制網。原則上每公裏至少有壹個GPS控制點。地籍要素調查采用全分析法收集所有外業數據,建立地籍數據庫。其數據內容符合《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範》,成果可成功導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統。

城鎮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以國家二級地籍數據庫標準為基礎,符合《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的要求。

第四章:地籍測量報告

地籍測量報告

概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06〕38號)精神,全面摸清第壹次土地利用調查以來土地利用的分類、分布、面積和權屬情況,以及自然變化和人為變化情況,建立健全土地調查、統計和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土地資源管理的需要。經興化市人民政府批準,興化市國土資源局決定利用近壹年時間,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範》的要求,逐塊調查土地類型、面積和權屬,掌握各類土地的分布和利用情況,以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狀況;根據基本農田劃定和調整數據,將基本農田地塊落實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掌握全區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情況;根據需要調查耕地後備資源;建設土地調查數據庫和管理系統,對第二次調查成果的影像、圖形、土地類型和權屬進行綜合信息管理。為規範操作方法,統壹技術要求,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法規,作為現狀調查中遵循的主要技術要求,特編制本技術設計書。

二、準備工作

2.1技術準備

根據興化市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編制的《設計任務書》實施。

2.2人員培訓

為統壹勘察要求和技術標準,監理單位、定州市國土資源局和勘察單位統壹組織培訓,勘察單位負責組織作業人員培訓。培訓以設計書為重點,采取講做結合的方式,明確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演示具體操作方法和要領。通過培訓,達到統壹操作程序、技術標準和工作方法的目的。

2.3數據準備

三數據采集

3.1行政邊界和權屬邊界的編輯

各級行政區域界線和權屬界線應當根據工作底圖進行采集。數據收集後,應根據實地繪制的圖紙和簽署的協議進行檢查,並檢查界址點、線和地形特征之間關系的正確性。

當權屬邊界與其他要素或各類邊界重合時,權屬邊界與其他要素或各類邊界按實際位置進行編輯編輯,在操作中復制生成後可切換線型。

3.2線狀要素編輯

線性特征的確定

線狀地物是指寬度在1m以上的鐵路、公路、河流、林帶、農村固定道路、溝渠、田地、管線等。

1、公路(鐵路)以公路(鐵路)兩側坡腳線劃定土地界線,有公路防護林或公路防護溝的,以公路防護林或公路防護溝外側坡腳線劃定土地界線;本次調查區域的河流(湖泊),采用洪水位線劃定陸域類型線,有防洪堤的河流(包括湖泊、池塘、水庫)的堤防和普通水面應分別填圖;壹般情況下,道路、河流(湖泊)、鐵路線定義為陸地邊界。

壹般河流無壩洪水位側線是河流回水坡度底線與其他土地類型的分界線;有壩的壩用水工建築物來表示。

2.道路、山脊、溝渠、運河等。常年固定平均寬度≥1m(含護坡)的耕地應劃為相應的地類。然而,山脊、溝渠等。隨著作物生產分類的不同而隨時變化,即使寬度≥1m,仍應視為耕地。

第五章:XX縣農村地籍調查

XX縣農村地籍調查進展報告

我局按照國土資源部、省廳和市局的安排部署,精心策劃組織,努力優質高效穩定有序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具體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第壹,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於2009年成立了石臺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分管縣長任組長,國土局、建委、農委、林業局、財政局、公安局、監察局、信訪局、廣電局、民政局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由於人事變動很大,領導班子的部分成員進行了調整。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解決土地權屬登記中遇到的政策問題和重大土地權屬爭議。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國土資源局。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協調配合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第二,認真準備,制定方案。

我局制定了《XX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從宣傳、組織保障、隊伍建設、經費保障、任務落實、時間安排、政策把握等方面進行了明確。

三、組織試點,總結經驗。

我局選擇X鄉X村作為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單位,擬成立由地籍股、鄉鎮土地代理人、中介機構組成的確權調查小組。考慮到實地調查的需要,我局依托縣農委在X鄉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契機,同步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目前已與紀潭鄉、村、組對接,準備好相應表格和相關材料。

第四,存在的問題

2009年至2010,我縣組織開展了“三權”頒證工作,縣鄉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再次開展“三權”頒證工作。縣鄉政府不熱情。這次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到村民小組,前期的實地測繪、權屬調查、宗地圖制作、數據庫建設都要由中介機構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