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職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共服務體系。未來五年,事業單位分類將在清理規範的基礎上完成,承擔行政職能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革將基本完成,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將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在管辦分離和完善治理結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進壹步優化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體制環境,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參與機構改革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按照以前的公務員條例: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地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必須是行政人員,比如壹個城市的市長;黨務部門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也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行政編制,比如某市委書記;還有委托行使管理權的機構,由公務員管理,如市勞動局勞動監察大隊。根據最新的公務員法,凡是有行政編制的都是公務員,也就是把國家行政機關和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定義為公務員,也就是把以前參照公務員的市委、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等黨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從以前的參照管理變成了公務員,因為都是行政編制。新《公務員法》將除行政編制外受托行使管理權的事業單位作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也就是說,以前參照管理現在是公務員,現在所謂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就是所謂按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
2010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的臨時工怎麽辦?
等級觀念那麽強的地方,不區分369之類的,怎麽顯示領導地位?所以臨時工的地位註定是很悲慘的。想繼續就努力找關系,不然趕緊離開。晚了,妳再出來工作會不適應的。
如何看待這次事業單位機構改革?
沒有觸及實質性內容。
只有永久的利益,沒有人真正為窮人著想。
考核機制,獎懲,福利等等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人會真正去執行。
面對貪官汙吏,他們會保護自己,沒有人會撕破臉,除非自己摸自己。沒有人會真的用黨性原則約束自己。
冷眼旁觀,不理花。靜坐思考,任其自生自滅。
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什麽時候完成?
2016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三步走
機關事業單位薪酬改革“三步走”
“漲工資”不僅僅是待遇的調整,更是機關事業單位薪酬結構調整的重大改革,是廉政建設的配套措施,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歲末年初,由“養老並軌”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引發的“沖擊波”久久揮之不去。
2016 1 19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胡曉義副部長透露,關於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的文件已經下發到各單位。對此,公眾反應不壹。有人認為“養老並軌,機關事業單位就增加錢”;有的覺得國家公職人員享受各種補貼甚至“灰色收入”,不應該再“哭窮”;有人認為公務員工資近十年沒漲,確實該調整了。
“調整基本工資絕不是簡單的‘漲工資’。只是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第壹步,即提高基本工資比重,調整優化工資結構。”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海南在接受《希望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作為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機關事業單位薪酬制度改革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邁出這壹步很難,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為什麽要調工資?
“養老金並軌”是這次工資調整最直接的原因。“在‘養老金並軌’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可以拿到相當於其退休前工資80%至90%的養老金。如果改革前提高工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會進壹步拉大。並軌後,工資和養老金的直接聯動減弱,此時調整工資更合理。”蘇海南說。
蘇海南認為,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國家公職人員的工資水平大多略高於社會平均工資,如果加上福利待遇,其收入水平都應該處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中上”位置。在中國,從2011和2012開始,國有公職人員的平均工資開始低於國有企業,所有公職人員與所有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差距從10%縮小到5%~2.6%。
“可以看出,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低於‘中等偏上’的職位。結合2006年以來國家壹直沒有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再加上通貨膨脹等因素,適當提高這壹群體的工資水平是現實的。”蘇海南說。而且,養老並軌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都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為了保證他們拿到的工資不減少,就要相應增加工資。”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
至於公眾觀感與此不符,受訪專家認為主要是兩方面因素造成的。第壹,補貼不透明。由於基本工資常年不調整,近年來壹些地方自行安排增加公職人員補貼,個別事業單位仍分配福利房,給公眾壹種公職人員收入水平高於企業同類員工的印象。
二、“灰色收入”的遐想。“公眾對機關事業單位漲工資的不滿,並不是針對工資制度本身,更多的是對壹些官員濫用職權斂財、搞權錢交易的憤慨。”汪玉凱認為,“隨著反腐的深入,公眾會越來越理性。”
當前,反腐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公共部門不敢亂作為,但也存在“懶政”現象。“如果說八項規定‘關了側門’,那麽這次調薪就是‘開了前門’”。中央黨校教授劉春說,“隨著國家公職人員薪酬改革的深入,薪酬結構的優化和完善,陽光工資的透明,公眾的這些認知差異將逐步得到解決。”
工資應該如何調整?
受訪專家表示,從中央的壹系列部署來看,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調整是分步驟進行的。近期推出的多項改革與此項改革相輔相成,呈現出“整體推進”的改革態勢。
第壹步是優化工資結構。
“在國際上,公務員的工資結構包括養老金部分。過去,我國公職人員工資中的養老金項目並不統壹,甚至沒有明確的支出比例。這不符合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劉春說。
按照現行的工資制度,公務員的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和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根據工資不同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資結構應以基本工資為基礎,以其他工資項目為補充。
“據統計,目前我國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只占工資總額的30%左右,其余70%是各種補貼。工資結構不合理不利於充分發揮基本工資的作用,也不利於加強中央政府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分配關系的調控。”蘇海南認為。
提高基本工資比例的方法有兩種:壹種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資的標準;二是將部分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這次工資調整會兩手抓,通過補貼和基本工資的權衡來優化工資結構。這也是進壹步清理整頓津補貼,規範發放秩序的壹個過程。”蘇海南說。
機關事業單位薪酬改革“三步走”
二、“灰色收入”的遐想。“公眾對機關事業單位漲工資的不滿,並不是針對工資制度本身,更多的是對壹些官員濫用職權斂財、搞權錢交易的憤慨。”汪玉凱認為,“隨著反腐的深入,公眾會越來越理性。”
當前,反腐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公共部門不敢亂作為,但也存在“懶政”現象。“如果說八項規定‘關了側門’,那麽這次調薪就是‘開了前門’”。中央黨校教授劉春說,“隨著國家公職人員薪酬改革的深入,薪酬結構的優化和完善,陽光工資的透明,公眾的這些認知差異將逐步得到解決。”
工資應該如何調整?
受訪專家表示,從中央的壹系列部署來看,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調整是分步驟進行的。近期推出的多項改革與此項改革相輔相成,呈現出“整體推進”的改革態勢。
第壹步是優化工資結構。
“在國際上,公務員的工資結構包括養老金部分。過去,我國公職人員工資中的養老金項目並不統壹,甚至沒有明確的支出比例。這不符合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劉春說。
按照現行的工資制度,公務員的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和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根據工資不同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資結構應以基本工資為基礎,以其他工資項目為補充。
“據統計,目前我國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只占工資總額的30%左右,其余70%是各種補貼。工資結構不合理不利於充分發揮基本工資的作用,也不利於加強中央政府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分配關系的調控。”蘇海南認為。
提高基本工資比例的方法有兩種:壹種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資的標準;二是將部分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這次工資調整會兩手抓,通過補貼和基本工資的權衡來優化工資結構。這也是進壹步清理整頓津補貼,規範發放秩序的壹個過程。”蘇海南說。
職業成功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幸福的生活
貴州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留下來的人員怎麽處理?
各地政策不壹樣!
2011事業單位如何進行機構改革?
今年改不了了。別擔心。
江蘇省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什麽時候開始2012?
蘇州2012 7月17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暫行規定》(人事部令2005年第6號)、《江蘇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實施意見》和《蘇州市委辦公室、市* * *辦公室關於印發蘇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蘇辦發[2065438+)有關規定,蘇州市部分市直事業單位擬於2005年12月16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458名其中有13行管機構委托招聘。
夥計們,這個遊戲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我會隨著我的成熟讓它在這個遊戲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讓它在現實中幫助我的生活體現我的價值,也是壹種在現實中考驗我耐心的能力。。。。。
事業單位改革最新規定是1。目前,事業單位改革采用分類改革的方式,這是基於黨管人才、科學定崗的基本原則。逐步取消事業單位行政級別,事業單位人員待遇不再按行政級別確定。根據社會職能、資金來源和崗位性質的不同,設置不同特點和類型的人事制度。
2.事業單位改革後,部分事業單位的編制會變成合同制,但不代表沒有鐵飯碗,工作的穩定性還是可以保證的。工作以行業或專業業務為主。工資肯定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而且會定期上調,不會有大的變動。妳可以放心。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最多18字)。
1.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性服務需求的任務更加艱巨。
2.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落後,壹些機構職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性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壹,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來解決。
3.承擔行政職能,逐步將其行政職能轉到行政事業單位或轉為行政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制為企業;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審批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的設立。
4.2019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組織建立條例》。《條例》明確,黨中央設立的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主要職責之壹是研究提出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統壹管理黨中央、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地方局級事業單位編制,指導協調地方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
開發區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會怎麽改?全國各地的各類開發區都是對現有機構的“特殊”機構改革,是不完全的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內設機構和直屬機構“五花八門”,沒有壹個是全國統壹的。確實,開發區很多單位都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比例應該是最大的,所以會有很多人關心。開發區是壹個特殊的存在,改革肯定是最後開始的。其他單位完了才能理解開發區,機構改革的大方向不會變。將行政改為行政,將公益改為公益,將企業改為企業。不過人員方面就不好說了,因為開發區的行政人員根本就不多。在機構優化精簡、人員壓縮的大環境下,行政人員的重新調配或協調尤為困難。最終的出路極有可能是內部消化,單位改革,人員不動,這確實是壹個尷尬的存在。最好的是人事可以隨單位改革!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我不知道妳說的開發區在哪裏。
廣東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湛江機構改革具體實施辦法近日發布。詳情如下:
這次改革對備考的公務員群體有什麽影響?讓我們壹起深入挖掘。
公務員編制可能會進壹步壓縮,公務員考試減少可能會成為常態。
《廣東省關於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從調整優化市縣黨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的角度,明確指出“不再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維穩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社工委”。市縣的綜治辦、維穩辦都是每年招聘的大考生,不再設置相應的招聘編制自然會減少。當然,在這壹改革過程中也設立了許多新的部門,如市縣兩級的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以及在各縣設立分局。但按照慣例,新成立的部門壹般會從其他相關部門抽調精英力量到新部門。
行政資源下放到基層,編制下放到基層。
從設立的部門來看,很多原來只在市級設立的機構,在這次改革過程中都在縣域設立了部門進行垂直管理。街道黨政機關職能進壹步加強。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實現鎮街“壹枚審批公章”、“壹支執法隊伍”。這些改革的方向意味著基層需要大量的人才。《總體意見》中也明確指出“省市機構調整的編制用於充實基層工作”“縣級機構調整的編制用於充實鎮街工作力量”。所以在後期的招聘中,基層崗位應該是大頭。廣大考生也要認清這個趨勢,做好職業規劃。
事業單位改革方向確定
加強人員編制的集中統壹管理,加大經營性服務機構企業化轉制力度。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機構。湛江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到的這些“鐵飯碗”,不僅會越來越少存在,而且今後會越來越難。
這不得不說2018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有兩大特點:壹是招錄人數減少,與去年相比,2018廣東事業單位招錄人數有所減少;二是專業人才需求增加。今年事業單位綜合類職位報名人數減少,教師、醫務人員等專業類職位比例增加。可見事業單位基層服務對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這次改革明確了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其中,“加大商務服務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力度”等事業單位改革最終將是向企業轉型,這意味著它們和企業壹樣自負盈虧,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廣大考生在選擇職位時需要謹慎。
希望廣大參加考試的同學能抓住機會早點上岸,越往後越難!
開發區的設立比較特殊,開發區的級別可大可小。
國家級開發區,比如濱海新區、雄安新區,如果相當於壹個地級市,裏面的機構編制和其他地級市差不多,機構齊全,以行政編制為主。那麽這個開發區的事業單位改革基本會按照國家的步驟來,已經轉制的企業會合並。隨著公司的成立,如果公司改為企業,要實行老人老辦法,保留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妳的編制,直到退休。
如果壹般的省市開發區機構少,很多都是幾個行政機關聯合在壹起辦公。這類開發區的設立壹般以事業編制為主,機構和單位職能比較混亂,機構承擔很多行政職能。這類開發區改革復雜,耗時長,但大方向與國家壹致,主要承擔公益性職能。
其他地方的開發區都是企業管理,人員都沒有編制。這與改革無關。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意味著什麽?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是指(除行政單位、參公單位、人民團體和國有企業以外的所有事業單位,重點是具有行政職能的單位和經營性單位)。供參考。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最新消息1。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其實對事業單位考試影響不大。妳不用擔心改革後的事業單位不值得考。其實不管怎麽改革,事業單位的性質還是那些,管理上可能會有變化。事業單位還是和公務員壹樣值得考的。
免費獲取考試資料
2.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方式是分類改革,將原來的剛性管理模式變為柔性管理模式,根據不同的職能和工作性質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實行分類管理,改革減少事業單位編制,增加合同制。但是,這並不代表它不是鐵飯碗。考上事業單位的人工作穩定性還是有保障的。妳不用擔心,改革後的工資水平會定期上調,這也是改革後比較好的壹個方面。還有壹些事業單位改革的細節就不親自贅述了。只要妳知道事業單位改革不會影響大家考事業單位,現在編制越來越少,要先上岸的小夥伴需要抓緊了。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最新消息
3000萬人會受到事業單位改革怎樣的影響?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旨在精簡機構、編制和人員,優化政府服務,節約政府運行成本。
目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進行中,受影響最直接的自然是事業單位職工。據統計,我國約有3000萬事業單位職工,改革的每壹步、每壹項措施都與這3000萬職工息息相關。那麽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這3000多萬人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將事業單位中可以由政府購買服務或由社會服務、市場配置資源替代的部分剝離出來,全面推向社會,參與自由市場競爭。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將這部分職能推向社會,收回事業編制,統籌省級使用。自收自支人員和合同制人員將在改制新辦企業中就業,或在獲得經濟補償後自主擇業。據統計,事業單位中負責生產經營職能和自收自支、自主決定、自籌、編外臨時人員及其他合同管理人員超過654.38+0000000人,占事業單位的四分之壹。這些人不僅會失去編制,還會改變就業方向和身份,失去原來的工作。
其次,2017《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確定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只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編制。700多所高校、3萬所縣級以上公立醫院800多萬職工,將全面實行編制備案制管理。高校、醫院根據實際需要和崗位設置,提出編制使用額度,報同級編制部門備案管理後,在人事部門和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下自行招聘配備人員。縣級以上高校和公立醫院收回原編制,由省編制辦根據地方事業編制使用情況統籌使用。
這次事業單位改革,最難的問題應該是人員安置。根據改革的分類,人員的安置會有所不同。比如,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的職工,將直接作為企業職工安置。編制被取消、整合或減少的職工,符合所在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條件的,轉崗安置;不符合條件,不能安排另壹工作的,予以補償,辭退處理。
全國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600萬。在這次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將有10多萬人失去編制,其中近1000萬人將失去工作。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旨在精簡機構、編制和人員,優化政府服務,節約政府運行成本。首先,將事業單位中可以由政府購買服務或由社會服務、市場配置資源替代的部分剝離出來,全面推向社會,參與自由市場競爭。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將這部分職能推向社會,回收事業編制,實現省級統籌使用。自收自支人員和合同制人員將在改制新辦企業中就業,或在獲得經濟補償後自主擇業。據統計,僅事業單位中承擔生產經營職能和自收自支、自定、自籌、編外臨時人員及其他合同管理人員就占職工的四分之壹,即1000多萬人。沒有這些員工,他們不僅會失去編制,還會改變就業方向和身份,失去原來的工作。
其次,2017《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確定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只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編制。700多所高校、3萬所縣級以上公立醫院800多萬職工,將全面實行編制備案制管理。高校、醫院根據實際需要和崗位設置,提出編制使用數額,報同級編制部門備案管理後,在人事部門和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下自行招聘配備。高等院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使用過的原編制統壹回收,由省編辦根據當地事業編制和使用情況統籌使用。
第三,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轉移到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這部分職能的事業單位,除了極少數可以隨其職能轉到行政機關的人員外,將隨其工作人員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因為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沒有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依據,事業單位完全取消參加公職。已取得參公身份的,暫保留身份和待遇,待相應對接政策出臺後再進行轉移。省考、軍轉、團遊等六類公職人員,在有行政編制和崗位空缺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轉任公務員和黨群組織中的公職。
第四,承擔行政執法職能的執法機構仍停留在事業單位序列。新組建市場、農業、文化、交通、生態環境保護等5個領域執法隊伍和1個行政綜合執法隊伍,實施“5+1”行政綜合執法隊伍建設,跨領域執法隊伍統壹整合,統壹行使行政執法職能。行政執法機關也不再參與公共事務。
在新壹輪黨政改革中,已有18個省級機構方案獲批實施。遼寧省等省份提前進行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部分省份統籌考慮事業單位和黨政機構改革,大部分省份將按原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改革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行政、生產經營、行政執法機構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高校和公立醫院改革也在陜西、江西等省市試點。加上教育部門試點的中小學“縣管校聘”改革試點和部分地區的“崗位聘任制”改革試點,事業單位將發生重大變化,公共服務職能、財政全額供給、人員分流。
機構壹般認為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部門;這些部門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公共機構在國外通常被稱為“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
。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事業單位65438+20萬個,正式職工3000多萬,退休人員900萬,合計4000多萬。因此,事業單位改革迫在眉睫。
不過對於這些人的安置,吃瓜群眾可以放心。他們的出路比企業員工好得多。有壹份日期為2011的國務院文件說:
事業單位改革也是兩個字:改制。並給予五年過渡期。在這五年內,對轉制單位保留原稅收等優惠政策,繼續撥付原正常業務費用。
退休待遇方面,對改制前的退休人員,國家規定的退休待遇原標準不變,繳費方式和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調整;
改制前參加工作、改制後退休的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發放和調整繼續按照國家規定執行。說白了,改制後退休待遇不變。
醫療保障方面,離退休人員繼續執行現有措施,資金按原渠道解決;改制前退休人員,改制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待遇不變。
有條件的單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員工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