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著名音樂《步步驚心》的創作特點和背景是什麽?

著名音樂《步步驚心》的創作特點和背景是什麽?

呂文成(1898 ~ 1981)廣東香山(今中山)人,後定居香港,著名民族音樂人。壹生從事廣東音樂的作曲、演奏和演唱。20世紀20年代前後,在上海樂壇聲名鵲起。擅長演奏高虎和揚琴。他壹生創作出版了《步步高》、《平湖秋月》等音樂作品100多部。

廣東音樂大致可以分為“歡樂情懷”和“憂郁情懷”兩大類。《歡慶》的音樂風格大多清新明朗,華麗典雅。“步步高”是壹種獨特的廣東音樂,屬於“歡慶”的範疇。是五四後廣東音樂鼎盛時期的名作,在30年代風靡壹時。樂譜來源於沈1938的《弦譜》。呂文成是壹位為廣東音樂的形成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音樂家。《步步高》是他從上海移居香港後創作的粵曲之壹,也是呂文成在粵曲創作和演奏中對傳統民族器樂從內容到形式進行新的嘗試和改革的成功之作。

在《步步高》中,作者創造了跌宕起伏的旋律和抑揚頓挫的嚴謹曲調,表現出壹種充滿活力、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情緒。

《步步高》顧名思義是廣東音樂中描寫節日氣氛最成功的作品之壹,旋律明快,層次遞進,節奏明快,音浪反復,充滿了動力和積極意義。

音樂開始時,獨奏者高虎“唱”了壹首歡快的歌曲,音色明亮,節奏輕快。頻繁的大音程節拍凸顯節日氣氛。作者在創作中敢於采用全新的表現手法,使得這首歌在傳統粵曲中獨樹壹幟。

這首歌的開頭,在只有“335”三個音符的簡短介紹後,用了壹個突然的八度跳躍,然後以音階風格下行至so音,導致了generate中非常樂觀的情緒。音樂中常用音樂的重復來積蓄力量,走向新的境界,或漸升,或漸降;音樂的旋律線有秩序地、動態地起伏;從西方音樂中引入的“造型”手法也多次成功運用在這首歌中。這種旋律並沒有失去作品的中國特色,反而獨特有趣。

從頭到尾貫穿整首歌的是壹種向上的、“沖動”的因素,經常出現突然的八度和五度音程跳躍。因為酒吧裏前緊後松的節奏和前低後高的音調,描繪了壹個自信、樂觀、驕傲、自信的未來,甚至有點“凱旋”的情態和不知疲倦、瀟灑的壹步步前進、攀登。

呂文成年輕時隨父親在上海生活,學習江南音樂。那時候廣東音樂還沒有二胡。魯先生最早嘗試用江南絲竹胡琴柔和的音色演奏廣東音樂。當時的胡琴是用絲弦制作的,在音色和音高上不太適合廣東音樂。後來魯先生用鋼弦作為胡琴的高音弦(外弦)。剛開始的時候低音弦(內弦)還是絲弦,弦改成G和D(也是a和e)在他兩腿之間彈,控制音色和音量。此後,胡琴就這樣逐漸成為日後廣東音樂的主導樂器——高虎,現在它已經成為廣東音樂中最重要的特色樂器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