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白話文中醫第十六期

白話文中醫第十六期

遵循先賢遺誌,傳承古醫。

我們用了幾期來強調脾胃和腎的重要性,所以這兩個器官的日常保養尤為重要。但是,我們這裏說的可能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不壹樣。

但是元氣不足的原因是腎漏,那麽補腎的話是不是應該先解決腎漏的問題呢?只有把缺失的地方補上,生命力才不會壹直流失。

現在壹提到補腎,人們就會弄壹些非常燥熱的食物來吃,比如海馬、蛤蚧、淫羊藿,包括牛鞭、鹿鞭、驢鞭等。,或者用它來泡酒。吃了這些東西會轉化很多生命力,所以當時吃了是有效果的。

很多人會用中草藥泡酒補腎。

老年人脾胃吸收不好。吃了這些東西不僅不能補腎,反而會上火,口瘡,眼睛紅,甚至吃不下東西。

這是因為脾胃不能運化。這些有營養的東西,吃了也轉化不出活力,反而都堆積在體內,變成濕毒,對身體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我們不能隨便服用這些燥熱藥物來補腎,壹定要遵循兩個原則:

在古代,補字就是補洞,就像說衣服破了要補,鍋破了要補壹樣。這是修補。

如果罐子破了,就需要修補來填補漏洞。這是修補。

鍋裏沒有洞,往裏面加水是有益的。

為什麽叫益生菌?是因為我們要加什麽東西,但是要準確表達這個加,就要用。例如,孩子可以通過讀更多的書變得更聰明。這叫解謎。那麽我們對補腎的常規理解就是加壹些東西,其實並不是這樣。

中醫有個詞叫補腎益氣,指的是補腎的全過程。首先要把腎的漏洞補上,再補壹些,這樣才能補腎益氣。古人講得很嚴,所以補前者,益後者。

上次教了妳兩個動作,壹個是磨牙,壹個是提肛,但是壹定要堅持才有用。但是這兩個動作見效比較慢,只能起到預防和維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腎臟已經發生了滲漏,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

在各種補腎的中草藥中,枸杞是性價比最高、藥性平和、不上火的壹種。可以說,在黃元禦的許多藥方中也使用了大量的枸杞。

據《本草綱目》記載,枸杞滋腎,陰陽雙補。

元氣降陰升陽。專業術語叫陰極生陽。當生命力降到最低的時候,就會開始回升。陰到極致,就會變成陽。腎在哪裏?

腎正好在這個位置,所以腎的陰陽其實是人體生命力陰陽大循環的壹個關鍵點。

枸杞之所以能很好的補腎,是有門道在裏面的。為什麽它能陰陽雙補?

每種藥材都有藥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寒。溫藥材助元氣上升,寒藥材助元氣下降。

所以熱藥助陽,寒藥養陰。醫學是用來糾正人體冷暖偏差的。寒則熱,熱則涼,以此治病。

(枸杞補腎,兼顧陰陽,既能助元氣上升,又能助元氣下降)

醫學上講,枸杞是中性的,性稍溫,但壹般是中性的,所以吃枸杞不會上火。枸杞為什麽叫枸杞?是因為它是植物的種子,外面是果實,裏面是種子。

如果腎不漏,脾胃功能好,壹般來說,不需要再服用補藥來使腎充滿活力,因為腎氣原本是由脾胃從食物中運輸出來的,這些器官經過心、肝、肺後會消耗腎臟中剩余的活力,這是腎氣的來源。

那為什麽會腎虛呢?原因有很多。第壹,可能是脾虛,就像為什麽家裏存折裏沒錢壹樣。可能是因為我賺的太少,日常開銷之後沒有多余的存款。腎虛的另壹個原因是元氣的過度消耗。

如果攝入多了,腎臟就沒有盈余,就會逐漸腎虛。就好像家裏沒掙多少錢,突然有人得了重病,壹下子花了幾十萬,每個月幾千塊的醫藥費。這個家庭肯定不會富裕。

腎虛的另壹個原因是最近說的腎漏。所以無論治療什麽病,中醫都講究辨證論治,需要研究病因。

如果是第壹種原因,無論妳吃什麽補腎的藥,都是有害的。第二個原因,妳需要治療相應的慢性炎癥。好了,腎虛自然就好了。

枸杞的作用沒有海馬等熱藥見效快,但很穩定。所謂慢工出細活。堅持壹兩個月,身體會感覺到明顯的變化,而且只要起作用,這種效果會持續很久。

枸杞原產於甘肅寧夏。在古代,這兩個地方離中原很遠,所以枸杞以前在中原並不出名。

關於枸杞有很多傳說,其中壹個是這樣的:

傳說宋朝的時候,壹個朝廷的官員奉命去西夏,當他來到寧夏中衛附近的時候,這位官員看到壹個身材婀娜的藍發少女拿著壹根棍子在追壹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這位官員本身就是個孝子,看到這種事很生氣,就上前制止:

小女孩沒好氣的白了官員壹眼:

女孩說:

這時候,就輪到這位官員傻眼了。

於是,官員們對枸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於是回到中原,就把枸杞帶了回去。從那以後,枸杞就在我們的中藥裏了。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壹個傳說,但枸杞對身體有好處是肯定的,我們也有必要養成壹個良好的健康習慣。

壹般來說,壹天應該在40到50克左右,大概是壹把在手的量,吃法也很多。

按照壹斤枸杞和兩斤酒的比例,我們選擇好壹點的黃酒浸泡兩個月,然後把枸杞拿出來,把最後的汁液和營養再榨壹遍,把渣子扔掉。然後把酒在鍋裏煮到比蜂蜜濃壹點。

這種精制的枸杞膏叫做金髓湯。制成後放入密封的玻璃罐中,每天早晚各壹勺食用。

四種最傳統的中藥形式是根據工藝的復雜程度排列的:三丸高丹。

最簡單的粉就是沒有精細加工。藥材準備好了,都磨成粉,藥粉用蜂蜜搓成丸。這兩個過程都比較粗糙。

膏方的加工要復雜得多,常用藥材價格昂貴。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可以熬成膏。

和我們的湯藥壹樣,只是藥湯不喝,而是繼續煮,直到水很低,藥液很濃,再加壹些蜂蜜進去,就成了粘稠的糊狀。

像金髓湯,已經提純得很好了,都是有效成分,渣滓都沒有了。提取率約為10%~15%,即壹公斤枸杞只能產生100~150克膏體。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分子結構變小,更適合人體吸收。

效果最好的是仙丹。制作方法與藥膏相同,但不加蜂蜜。這時候加水,這個過程重復幾次,直到凈化到極致,提煉成粉末。

這時候加壹點蜂蜜揉成丸,就是丹藥了。制作丹藥,需要反復過濾,反復熬制,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成分的純度。

丹藥的提取率更低,只有它的千分之幾,比如壹公斤枸杞,丹藥提純出來的粉末也就八九克。

這是我們古老的提取工藝,所以非常浪費。現在技術好,原藥材提取率高很多,效果更好。我們的現代技術和設備已經能夠使良藥不苦而且有益於疾病。

具體癥狀需要不同的藥方,通過組合搭配,調理慢性病,從而更好的幫助人們恢復健康。

▇註1:文章及音頻中提及的中藥方劑、用法用量、註意事項等內容,僅供參考。如果要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要盲目使用。

▇註2:本文由壹系列關於中醫的白話文節目匯編而成。為方便閱讀,內容有刪節。想了解全部內容,請點擊下方“藍字”收聽音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