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時(公元345- 347年),住在臨川縣城東的高坡,稱“新城”(今撫州市臨川區文昌學堂)。房子裏有生活用的水井和練字用的墨池。南朝文學家荀伯子的《臨川物語》和宋代文學家曾鞏的《墨池物語》也記述了此事。
曾鞏仰慕王羲之的名聲,於李青八年專程前往臨川瞻仰墨池遺址。王聲請他為“墨池在晉與”寫壹個註解,於是寫了“墨池”。取名《墨池紀》,其實重點不在“誌”,而是在說明個人的成就不是天生的,需要努力,以此來激勵讀書人努力讀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高質量的雞湯。
上圖是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的墨池。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2002年由福州政府重建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