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誰逼屈原死的?古籍中有記載嗎?

誰逼屈原死的?古籍中有記載嗎?

自司馬遷撰史以來,屈因政治焦慮而自沈汨羅江的感人故事廣為流傳。唯壹的證據是詩人被流放後寫的《懷沙》。按照詩裏的說法,自殺的方式已經確定,就是憤怒地跳入河中,擁抱河底柔軟的泥沙。對此,早在20世紀30年代,胡適先生就質疑《懷沙》這首詩中的許多詞語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後人根據他自殺的傳說炮制出來的贗品。

那麽,屈原是怎麽死的呢?目前,在國內外的學者和歷史學家中,“屈原死於謀殺”的說法很流行。在屈原生活的那個時代,很多人都涉嫌謀殺他,比如他的老政敵淩子蘭和晉商,但屈原已經被貶謫了。除非有非常特殊的原因,他們沒有必要殺死這個政治上無望的人。這樣看來,屈原最後不過是壹場暗戀的犧牲品。

屈原在愛情生活中的浪漫主義是眾所周知的。他寫了很多情詩,其中最有趣的是香夫人,因為屈原對她有著不同尋常的依戀和欽佩。從詩中可以推斷,這個女人美得驚人,地位比屈原還高。因為種種限制,她不能公開和屈原見面,只能在荒郊野外秘密約會。只有壹個女人符合這三個條件,那就是楚懷王最寵愛的鄭袖公主。其實“香夫人”二字已經是暗示“香”就是楚了;“夫人”是楚王的妻妾。

當屈原和他心愛的妃子的曖昧關系被王懷知道後,促使他以政治的名義流放屈原,使人們再也不能見到鄭袖。十年後,楚懷王去世了。為了防止屈原和鄭袖的關系走回頭路,楚王室聽從楚懷王的命令,派人追殺屈原。今天的汨羅江是屠殺發生的地方。士兵們終於在河邊抓住了屈原,把他刺死,裝進袋子裏,綁得緊緊的,在上面放上石頭扔進了河裏,上演了壹出殘酷的歷史悲劇。

仍有目睹兇案的人,但在當時的暴政下,不得不委婉地說出真相,於是就有了“端午節”的由來:在紀念另壹位楚國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舉行祭祀儀式悼念屈原,用賽龍舟來比喻當時獵殺屈原的激烈場面;用粽子來比喻屈原被投入河中的悲慘事實——糯米象征屈原的身體,粽子葉象征他被盛裝的袋子,粽子絲象征捆綁他的繩子;把粽子放入水中象征屈原被淹死的真相。

歷史隱藏在習俗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