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1743-1805),著名的“萬白山人”。鄧原名嚴,字子倔。他的名字叫白萬,白萬人,所以歡子、悠悠道士、風水漁夫、龍山巧匠是清代的書法家和篆刻家。
畫家、文獻學家,壹生的藝術大師、學者,安徽懷寧(今安徽安慶)人。鄧年輕時,家裏很窮。9歲時,他學習了1年。休學後,他撿柴火,賣餅餌為生。後來,他以寫作和雕刻為生。
我在江寧的大收藏家仲美工作了8年,我非常勤奮學習。經過對拓片和書法的學習,他終於成為了清代傑出的書法家和篆刻家。乾隆五十六年(1791),做湖廣總督畢元的幕僚三年。
2.程穗
成遂(1607-1692),本名錢穆,儒民,號臟區,清溪人,明末清初篆刻家、畫家。歙縣(今安徽)人,松江(今上海松江)華亭人。程燧早年是壹個學習成績優異的人才。
曾拜華亭名士陳繼儒為師的程燧,師從梅公,不僅是繪畫,還有人品和學識。同時也認識了梅宮的黃道周。成穗清正廉明,品質過硬。
崇尚氣節,不與阮大鋮、等漢奸勾結,與清初著名戲曲理論家李煜、大學者朱彜尊交遊,釀成多災。
3.丁靜
丁靜(1695—1765),清代畫家、篆刻家。“尊體”二字,稱為“沖丁”、“林炎”,又稱為“龍鴻山”、“孤雲”、“石叟”、“梅農”、“清夢聲”、“戲茶翁”、“林炎”、“勝老人”、“孤雲石叟”、“獨走杖”。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縣。乾隆初年,養洪波,賣酒市,還不夠。我喜歡碑刻和書法,我擅長畫詩,我的畫很漂亮。他特別擅長篆刻和刀法。他是“浙派”創始人,“西陵八派”之壹。
4.趙
趙(1829-1884)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和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第壹個字是傅毅,名字叫冷軍;以後改詞?叔叔,不。傷心寺,梅寺,不-無聊等。
趙在篆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代大師如吳昌碩、齊白石等在外地受益匪淺。他的書畫作品代代相傳,後人編輯出版了多種畫冊和文集。
著有《悲佛詩》、《悲佛詩》、《膽閑》、《遍遊天下碑錄》、《六朝筆記》等,印有兩個金蝶堂的印章。
5.吳昌碩
吳昌碩(1844 . 8 . 1—1927.11.29),本名君,,字昌碩,別號陸、大龍、苦鐵等。晚年自稱伍茲,男,漢族。中國現代書畫轉型期的關鍵人物。
“詩、書、畫、印”集大成者,清末民國時期中國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虛谷並稱“晚清海派四大家”。
吳昌碩的藝術創作大於創作,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作畫,將書法、篆刻、筆法、構圖融於畫中,形成了充滿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他用篆書毛筆寫梅蘭,用野草做葡萄,做了花和木石。他的筆法粗獷豪放,剛健有力,構圖幾乎和書印壹樣白,虛實結合,主題突出,畫面色彩對比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