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健康人士開始喜歡“代茶飲”。代茶飲又稱涼茶,是選擇壹種或兩種或幾種中草藥熬湯或用開水沖泡,然後代替茶葉慢慢飲用。
所謂藥食同源,中醫代表茶被更多人認可。喝壹點涼茶對對癥,對治病,對無病強身真的有好處。但是——喝酒有益健康防病,喝錯氣傷身!
藥茶早就有了。
慈禧太後鐘愛“神仙藥茶”
其實在古代,茶本來就是用來“入藥”的。在中國古代,吃茶的方式始於生吃鮮葉,咀嚼。後來發現茶是壹種可以解毒的藥材,就把它煮熟了吃了。大家都知道中藥怎麽煮。煮出來的茶味苦,古人稱之為“苦茶[tú]”。所以茶最早是作為藥茶的煎煮方法。
從漢代到中唐,在《茶經》之前,茶從最初的“藥用”變成了“食用”。即放蔥姜、橘皮、鹽等。在茶中,或者甚至將它與米飯和蔬菜混合並烹飪。煮成粥,即所謂可煮成湯的“粥茶法”。
用壺和水壺把茶煮開,放在碗裏喝。
經過唐、宋、元、明、清的發展,聰明(懶惰)的古人從“唐煮宋典”變成了燒水泡茶,明朝以後才以泡茶為主。
“藥茶”可以說是茶最原始的樣子。偏愛這種“原始茶”的名人是慈禧太後。
在清宮的原始醫療檔案中,太極院的神醫都喜歡用藥茶來防治病人。慈禧太後的代茶飲方有八個記載:清熱理氣、清熱化濕、清熱養陰、清熱止咳........................................................................................
中藥代替了茶,
就泡點中草藥?
這裏愛用保溫瓶泡東西的人開始沾沾自喜了——不愧是養生人。醒醒吧,改喝茶沒那麽簡單,肯定是因人而異的。
我列舉了壹些經常泡在大家杯子裏的“中草藥”。先坐壹下,看看妳的“保健茶”是不是真的健康。
枸杞
藥物溫和,過度浸泡會引起上火,增加眼眥。此外,枸杞的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泡茶前應咨詢醫生,血糖可適當控制後再飲用。
菊花
菊花能祛風清熱、清肝明目,但性微寒,脾胃虛寒、腹瀉者及孕婦不宜長期大量飲用。胃部不適、食欲不振、腸鳴音等胃腸道反應壹定要及時停藥。
胖大海子
胖大海只適用於風熱毒侵咽喉引起的聲音嘶啞,聲帶小結或煙酒過度引起的聲音嘶啞無效。胖大海性涼,即使是咽炎患者,也可以喝壹兩周胖大海茶。吃多了會損傷陽氣,影響消化功能。
決明子
清肝明目,降壓調脂,但決明子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腹瀉的患者。因為含有蒽醌衍生物,長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結腸黑變病。壹般每日最大用量為10g,避免長期使用。
還有壹些常用於失眠的中草藥,如玫瑰花、佛手等,經常使用具有理氣作用的中藥飲片。劑量要隨著抑郁癥證型的改善而逐漸減少,以免這些含有大量揮發油的理氣中藥耗氣傷陰傷火,不利於睡眠。
老中醫推薦,
壹輩子離不開的保健茶
藥食同源,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受約束地吃中藥或濫用中藥。中醫講究壹人壹面代茶,用於癥、人、藥。在使用代茶飲之前,妳需要區分癥狀和體質。如果只是無腦地“抄作業”,那就弄巧成拙了。
老中醫推薦泡什麽?我們不妨看壹看。
#三種花茶#
飲用方法:三七花1g,玫瑰花2g,杭白菊3g,龍井茶4g,開水浸泡兩次泡茶。
功效:三七花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滋補的作用;玫瑰花能疏肝解郁,調節情緒;杭菊花可以清肝明目,提神醒腦,降血壓。三花茶有活血降壓、疏肝解郁的功效。
註意事項:三花茶適合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但不適合孕婦;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龍井、紅茶、花茶、普洱茶除外。茶葉不要放太多,每天2~4克為宜;吃西藥的時候,不要喝茶吃。
#姜鹽豆茶#
飲用方法:熟黃豆或黑豆5~10片,姜粉、熟芝麻、綠茶適量,鹽少許。先將茶葉放入瓦罐中用開水焯壹下,然後將鹽和姜粉倒入鍋中攪拌均勻,倒入茶杯中,將炒好的豆子或芝麻撒在杯中。
功效:夏季可清熱退燒,冬季可驅寒祛風,健脾開胃。茶是涼的,姜是熱的,壹寒壹熱,正好平補陰陽。
註意事項:豆類和芝麻能補充能量,生姜能活血通絡散寒,特別適合體力勞動者飲用。
要讓代茶飲真正起到養生的作用,要根據具體的癥狀和體質特點來配制,不宜常年喝壹種茶。
最後提醒壹下,有三種茶是不能喝的:清熱茶、通便茶、減肥茶。喝中藥代茶飲也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