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史上的義和團年中國發生了什麽?

歷史上的義和團年中國發生了什麽?

1900年(庚子之年),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大清帝國與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故宮。1901年(辛醜年)9月,中國與11國達成了解決1900劇變的屈辱性最後議定書,即《辛醜條約》。根據條約,中國將繳納4.5億兩白銀關稅,按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年息4%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

著名思想家列寧曾經說過,“忘記歷史就是背叛”。在壹步步成長的過程中,世界流淌了很久。這期間發生的壹切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今天,他們身上的壹切都應該得到肯定,因為這是他們背後的價值。

當今世界,回顧歷史已經是壹種非常重要的教育。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過去的經歷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壹種方式。但是,總有壹些人不願意正視自己的歷史,回避曾經發生的事情。這種行為真的很難被肯定。

100多年前,晚清已經將“昏庸無能”二字貫徹到了極致。在頻繁的戰爭失敗和清廷的不作為中,義和團運動發生在民間。這群造反的人引起了壹場大風波,清朝和外國列強都受到了壹定程度的打擊。

終於在1900年(義和團元年),義和團已經引起了列強的不滿,在清廷的有意縱容下,八國聯軍義無反顧地進入了紫禁城。但此時慈禧等清朝皇室表現出畏懼和退縮,不戰而退,直接給了列強想要的東西。

1901年,壹筆天價4.5億兩的“庚子賠款”被晚清列強扣留,年息4分錢,分39年償還。這是壹種無法承受的羞辱和負擔。好在清朝覆滅後,這筆巨額賠款被八國聯軍退回。但當七個國家全部歸還時,只有壹個國家始終堅持壹分錢不歸還,態度極其惡劣。

在1904中,在成亮大使和美國的爭論中,我們敏銳地發現了他們在賠償問題上的漏洞。於是經過多年博弈,以“教育”的名義,美國終於在1908同意退款,並起草了方案。

壹方面,我們可以用這些賠款送留學生。另壹方面,美國在中國建立了12所教會大學,包括燕京大學。率先之後,1920年,法國也統壹了歸還賠款的協議。1924年蘇俄全額歸還,兩年後英國也同意了。

在1919的凡爾賽和約中,德國放棄了賠款。被奧匈帝國解體的意大利和匈牙利也分別在1919和1920同意歸還,比利時也在1925同意協議。到1933結束時,除日本外,所有參與賠款的國家均已歸還賠款。

關於我們對賠償問題的態度,日方壹直堅持以“文化事業”為借口實施退款。但自始至終,他們只留下了大家設立的留學場所和文化交流組織,但所有的資助申請都被拒絕了。最後,1936之後,他們直接把錢用在了自己挑起的“抗日戰爭”上,壹分錢都沒還。

今天,這些故事已成為歷史悠久的故事,但我們從未忘記過去發生的事情。反觀日本,他們不僅不敢承認歷史,甚至歪曲、抹黑歷史,試圖改變人們的認識。但無論他們如何逃避,發生的事實永遠不會改變,歷史也不會因為欺騙而變得暗淡,只會在下壹次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