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泉州燈會的歷史是怎樣的?

泉州燈會的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福建泉州的燈籠是世界上最好的。據燈籠專家介紹,泉州的元宵節始於唐代。在時,左仆射傅氏,命其留在泉州鳳州,並把打燈籠的習俗帶到泉州。從那以後,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街上就像壹條燈籠河。男女老少爭相出來看花燈,載歌載舞,徹夜不眠。

到了宋代,泉州的元宵節達到了頂峰,燈籠的數量為世界之最,形成了上品的燈籠。有“春色勝百花,元Xi分華生全堂”之說。

尤其是南宋時期,在泉州設立完顏政司,管理定居泉州的三千多名皇親。他們像臨安壹樣燃放燈籠,上元節的活動熱鬧壯觀。就連北京、杭州的燈光也是泉州知府、南安知府委托的。

福州元宵節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福州就成為中國十大燈籠流行的城市之壹。

在元宵節之際,人們會特別積極地制作、購買、欣賞和傳遞燈籠。南宋時,在杭州舉行的全國燈會比賽中,福州、蘇州燈籠被評為上品燈籠,享譽世界。周覓在《武林舊事》壹書中記載,進貢京城的福州燈,“潔白如玉,光彩奪目,如玉壺清冰,沁人心脾。”據分析,當時用於制作燈具的“白玉”其實是壽山石切薄後制成的。

每年正月十五,閩北各地的龍燈、花燈聚集在壹起,舉行燈會,踩街。閩北元宵不僅蘊含著農村俗的深刻文化內涵,而且沿襲了古老的習俗並留下了遺產,充滿了神話傳說和精彩。

進入春節,武夷山鳳坡村以“拔燭橋舞燈”的形式過元宵節,展現了深厚的文明內涵。

閩北的燈籠猶如藝術珍品,燈盞內外雕琢,裝飾精美。每盞燈的外罩全是透明的玻璃紙,四面貼著剪紙作品,有《梁山好漢》、《紅樓倩影》、《陽門女將》。此外,還有詩詞、對聯、謎語。這些剪紙作品生動、多彩、清新、優美,寓意深刻,為閩北的節日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呈現出各種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