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現代醫學解釋生氣了。

現代醫學解釋生氣了。

“上火”是民間說法,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上解釋,屬於中醫熱證範疇。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就會上火。所以所謂“火”描述的是體內熱的壹些癥狀,上火也是人體陰陽失調後的內熱證。具體癥狀是眼睛發紅,口腔糜爛,小便發黃,牙疼,喉嚨痛。“上火”更容易發生在氣候幹燥、持續濕熱的天氣。壹般認為“火”可分為實火和虛火兩類,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解決辦法是“去火”,即中醫清熱瀉火的方法,可以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的藥物,也可以用於中醫的針灸、拔罐、推拿、按摩。平時要註意勞逸結合,少吃辣炒等熱性食物。

臨床表現

“內熱過盛”(熱證)的臨床表現由輕到重不等。常見的重癥,如中暑,多是由於溫度過高、缺水、環境長時間悶熱,可能導致發熱,甚至昏迷。是典型的外感熱證。所謂“上火”,壹般都是輕度的,屬於中醫熱證的輕度癥狀,如目赤、口瘡、尿黃、牙痛、咽痛等,沒有全身的熱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內生熱要比外生熱熱得多。如果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吃辣等。,很容易從內部生火。

實火臨床表現:面紅目赤,口唇皸裂,口苦口幹,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耳鳴耳聾,疔瘡,發熱煩躁,小便短赤,大便溏血,舌紅苔黃,脈數。

虛火的臨床表現:多為內傷勞損所致,可進壹步分為陰虛氣虛和內熱兩種。陰虛火旺表現為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口幹咽燥,五心煩,煩躁不安,舌紅無苔,脈數。氣虛火盛的常見癥狀有:全身低熱,尤以午前為甚,怕冷怕風,惡熱惡寒,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自汗,尿清便稀,脈弱,舌淡苔薄。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

1.心火

有虛和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幹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

2.肺火

主要表現為幹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痛聲音嘶啞,潮熱盜汗。

3.胃火

有虛和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咳、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結,舌苔黃膩。

4.肝火

人們常說,有些容易激動的人是“憤怒的”。其實,俗稱“肝火”的體質也有以下癥狀:口幹、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睛幹澀、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厚等。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耳聾、牙痛、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