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的蘇繡被視為中國藝術寶庫中的壹顆明珠。蘇繡起源於蘇州吳縣,現已遍布江蘇省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絲綢豐富,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地。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織錦,多彩的花線,為蘇繡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蘇凡
蘇凡是蘇州折扇、檀香扇、絲弓扇和紙團扇的總稱。它以悠久的歷史和精美的制作而聞名。折扇因收時折疊,用時展開而得名,故又稱“展開扇”。扇骨以竹片為主,扇面多為宣紙。蘇州的折扇制作始於南宋,元明時期名家輩出,制作日趨精良。
3.蘇彪
蘇標是隨著書畫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蘇州的字畫很有名。壹幅好的字或畫,貼在紙上,用絲綢圍起來,就像錦上添花,也便於作品的保存。
4.微雕
在蘇州的工藝美術中,最精致小巧的是微雕。微雕就是用壹把非常細的三角刀在竹子、象牙甚至頭發上雕刻微小的繪畫、人物或詩歌。越小的作品越珍貴。
5.桃花塢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因產於桃花塢壹帶而得名。采用版畫設計、木刻雕刻、木刻套印壹版壹色印刷而成。它起源於明代,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時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6.蘇州湖筆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壹起被稱為“文房四寶”。18世紀後期,湖筆從浙江吳興傳入蘇州。經過歷代制筆人的研究和改造,逐漸形成了以尖、勻、圓、健為特征的地方風格。
7.蘇州剪紙
剪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裝飾藝術。早在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就用金銀箔和彩帛將花鳥剪成碎片,貼在太陽穴上作為裝飾品。唐端石成的《酉陽雜記》說:“初春日,士大夫家的剪紙是橫幅,或掛在美人頭上,或裝飾在花下;也剪成春蝶,春錢,春勝。”這種趨勢壹直傳到清朝。魯谷的陸也說:“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閨女剪五色,貼在花枝上,叫‘賞紅’。”古人在立春和花朝節時使用了大量的剪紙作品,美化了人們的生活。可見剪紙在吳風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