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魯迅有哪些作品?

魯迅有哪些作品?

魯迅,原名周章壽,玉山人。因為他叔叔覺得在學校當兵不光彩,就考上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他出生在浙江紹興。少年時在家研讀詩詞典籍,喜歡野史雜記和民間繪畫藝術,65438年至0898年就讀於洋務學堂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幾個月後又重新考入江南盧氏學堂附屬鐵道礦冶學堂,開始接觸新學堂。1902去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4月1904畢業,6月入仙臺醫學院。在此期間,他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和文學書刊。最早翻譯的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在l903年6月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五期(後半部分發表在第九期)。同年,第壹部翻譯的科幻小說《月界之旅》在東京出版。1906棄醫從文,希望用文藝改造民族精神,在籌辦文學雜誌《新生》失敗後,在《河南》雜誌上發表了《人的歷史》、《摩羅詩論》、《文化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外國小說第壹集,1909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和浙江師範學校、紹興附中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1年,他用文言文寫出了自己的第壹部小說《鄉愁》,其思想特點和藝術風格與後來的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希金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驅”。1912二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工作,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第壹部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魯迅為筆名發表在《新青年》上。

從1918到1926,先後創作出版小說集、流浪、故事新編、雜集、墳、熱風、花改集、續花改集、散文詩集、散文集。其中《阿q正傳》發表於6月1921 65438+2月。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政府通緝,南下廈門大學任中文系系主任。1927 1月,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任中山大學教務主任。1927 10到了上海,開始和他的學生許廣平壹起生活。1929,兒子周海嬰出生了。1930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同盟、中國左翼作家同盟、中國民權保護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到1936,創作了《歷史小說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雜文,被收錄在《姬友》、《三弦》、《二心》、《南強北動員》、《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等。魯迅的壹生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全國新報副刊(B)》、《芒源》、《語絲》、《奔跑》、《萌芽》、《翻譯》等文學期刊主編;對青年作者的熱情關懷和積極培養;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介紹國內外名畫、木刻;收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獻,編著《中國小說史略》、《中國文學史大綱》,整理《姬》,編著《會稽縣舊書雜記》、勾古小說、唐宋傳奇、舊小說筆記等等。

1936 10 19日上午,魯迅在上海逝世。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自動前來為他送行,他的靈柩上掛著寫著“國魂”(沈鈞儒手書)的橫幅。安葬在虹橋國際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安葬在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詞。

《魯迅全集》(20卷)1938出版。新中國成立後,魯迅作品的譯著已編成《魯迅全集》(1957版,十卷)、《魯迅譯著》(十卷)、《魯迅日記》(兩卷)、《魯迅家書》等,各種由魯迅編輯、校訂的古籍陸續再版。1981年,《魯迅全集》(十六卷)出版。2005年,《魯迅全集》(十八卷)出版。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相繼建立了魯迅博物館和紀念館。魯迅的幾十篇小說、散文、詩歌、雜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已被翻譯成英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等50多種語言。,並在全世界擁有廣泛的受眾。魯迅曾經因為母親的安排和朱安結婚,但是朱安長得醜,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思想很陳舊。魯迅的家鄉紹興有壹種風氣,看不起離過婚的女人。魯迅心地善良,不希望朱安淪落到這種地步,於是以借職為由離開了朱安,後與許廣平結婚,並於1929在上海生下了周海嬰。朱安壹生沒有和魯迅發生過性關系,所以不能生孩子。魯迅死後,朱安為他守靈。但朱安死後,沒有人來喚醒她,朱安壹生總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