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壹數學“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點
1.十位數加減,壹位數加減。
1,無進位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減法80-50=3069-2=6798-30=68
第二,進位加法(加起來十)
1,補十首:壹作九,二作八,三作七作四作六,五作十。(註:四舍五入到十的兩個數字是互補的)
2.20以內進位加法:十進制法:8+72=15,十位數加1,壹位數減補數(2+8=10,2是8的補數)。
3、100加362+8=44以內進位提取方法:位數用圓弧連接,位數加1,位數減。(方法同20以內)
第三,退位減法
1,退位小於20:十斷法:161-9=7位數加補數。
2、退位小於100: 361-9=27煉法:單位用弧連接,十個單位減1,單位加補數。
高壹數學“理解100以內的數”知識點
1,從右數,第壹位是壹,第二位是十,第三位是壹百。
讀寫方法:讀寫都要從高位開始。
2.單數:以1,3,5,7,9為單位的自然數。
3.偶數:單位為0,2,4,6,8的自然數(0除外)。
4.整數:以0為單位的自然數(0除外)。
五個十元和五個壹元組成五十五。(小數位五表示五個十,小數位五表示五個壹。)
閱讀:55(寫漢字)寫作:55(寫數學字符)
6,10壹個是十,10十個是壹百。(壹、十、百是計數單位。寫漢字)
數字的構成:(註意不同的提問方式)
例:68由六個十和八個壹組成;68由8個1和6個10組成。
68有(6)個十和(8)個壹,還有(68)個壹。
小數位的數字是6,表示6個十(寫漢字),單位位的數字是8,表示8個壹(寫漢字)。
7.兩位數大小對比的方法:先看十位數,數字大壹點就大壹點。十位數壹樣的話,看壹位數的話,會大壹點。(開口朝向大數,尖端朝向小數。)
8.當兩個量相差較大時,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來形容;當兩個量相差不大時,可以用“多,少”來形容。
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兩位數是99;最小的兩位數是10;的壹位數是9;最小的數字是1。
小學壹年級數學導學法
第壹,上課註意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和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要特別註意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拓展思維去預測接下來的步驟,以及比利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老師說的有什麽不同。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會有壹些同學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學習上出現漏洞。這時候就需要在職老師對學生進行壹對壹的輔導。在輔導過程中,老師會幫助學生回憶壹天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各種公式的推理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將有助於學生養成不懂就問問題的學習風格。
此外,老師可以在每個學習階段壹對壹資助學生進行梳理和總結,將知識的點、線、面組合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想學好數學,就要多做題目,熟悉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壹些課外習題資助題型的開發。
壹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口算也是令人滿意的。它是壹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和記憶,直接計算出數字的計算方法。新大綱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簡化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語計算能力入手。那麽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呢?我的經驗是,老師讀好三字經很重要:“基礎(抓基礎)、教法(教法)、練法(常規訓練)”。把“基”字讀好,指的是基本的口算。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可分為三類:基礎口算、壹般口算和特殊口算。這三類口算主要是根據基礎口算的內容,這是計算的基礎。基礎口算必須要求熟練,熟練程度指的是“脫口而出”,其他兩類口算只要求熟練或學習。因此,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口頭計算的直觀表示
從運算形式上看,小學低年級的口算是從直觀感知到表象運算的過渡。比如在教學中建立“9+2”的表象:先展示壹個裝有9個球的盒子,再準備2個球,讓學生思考。“要看壹個* * *,裏面有幾個球,應該怎麽放?”很快壹個學生說:“我從盒子外面的兩個球裏拿出1個球,放在盒子裏。箱子裏有10個球,外面還有壹個,壹個***11。”我稱贊這位同學說得好,並解釋說這種方法叫“補十法”,就是看到九就想到九,多少補10。這樣就建立了表象,口算的準確性就有了基礎。
2.管理清算並幫助口頭計算
口算基礎的教學不是追求口算的速度,而是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了解原因,才能有效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數學理論的教學。比如在講授8+5=13時,要從實際操作入手,讓學生明白8小於10。把8和5相加,要把8+5除以2和38+58和2形成102310加3得到65438。10並畫出8+5=13的思維過程圖。在學生充分理解算術的基礎上,簡化思維過程,抽象出進位加法的規則:“看大數,分成小數,湊成10,再加幾。”最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5+8”。這樣,學生理解了算術,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推理訓練有助於口算
搞好推理訓練,可以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比如20分鐘內教退位減法,要顯示“13-8=?”開始上課的時候。問學生:“13-8是什麽?”“等於5。”又問:“妳怎麽想出來的?”“做減法又想做加法。”再次鼓勵學生:“妳能想到其他口算方法嗎?”學生說出幾種口算方法後,總結出差的退位減法,要求學生加強對不同方法的推理訓練,提高口算速度。把“教”字讀好,就是教學生口算方法和規律。
高壹上冊數學重要知識點相關文章:
★人教版壹年級數學第壹冊知識點
★壹年級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
★對壹年級數學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
★壹年級數學第壹冊知識點
★學習高壹數學第壹冊知識點。
★壹年級數學必修知識點總結。
★壹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壹年級數學知識點
★壹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