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永樂大典》有多少卷?

《永樂大典》有多少卷?

《永樂大典》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壹部此類圖書,編纂於明代永樂年間,共22,937卷,65,438+065,438+0,095卷,約3.7億字。永樂大典遭受了很多災難,大部分都死於戰亂。如今,只有不到800冊。《大英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明太祖朱迪命翰林學士解縉編撰壹種書。解縉組織學士們夜以繼日地編撰書籍,第二年,他編撰了壹本名為《紀實大成》的集成書。但由於草短,內容並不豐富,沒有合成祖先的意思。不久,派太子和姚監督校訂,並動員儒生和文士參與編輯、記錄和標記。約3000名儒生學者收藏了7000至8000種書籍,包括易、史、子、集、釋、集、道經、戲曲、評論、工科、農學等。,從先秦到明初,包羅萬象,包羅萬象。

經過四年的精心編纂,終於在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完成,命名為《永樂大典》。原書編好後,藏於南京文遠館。直到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北京宮落成,這本書才搬到北京文樓。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宮中失火,此典免於焚毀。五年後,明世宗朱怕再出事,命109儒生抄,於元年(公元1567年)五年完成。它被藏在黃士偉。明朝滅亡的時候,原作被燒掉了。2000多冊到了青幹隆不翼而飛,大部分在光緒二十六年被八國聯軍燒毀。解放後,共收藏215冊。

《永樂大典》收錄的重要古籍多達七八千種,從先秦到明初,在當時真的可以說囊括了宇宙的浩瀚,統壹了古今的異同。宋元以前的秘籍多有失傳,可保存流傳。藏書內容包括:經、史、哲、集、釋莊、道教、戲曲、白話、工藝、農學、醫蔔、文學等。把書的壹個字編好不容易,註意整本書,整篇文章,或者整段都是分開拿的。

這進壹步提高了保存材料的文獻價值。書的風格是“用韻統字,用字結事”,檢索起來很方便。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 * 11095卷,3.7億字。該書編纂完成後,收藏於南京文遠館。永樂遷都後,遷都北京,藏於紫禁城的文樓(即趙文館)。嘉靖四十壹年(1562)八月,抄了壹本。此後,《永樂大典》有兩個原作和兩個復制品,分別收藏於文遠館和黃石光。

全書包括天文、地理、人倫、國家統壹、道德、政治制度、著名事物、奇聞異事、不同見解,還有日月星辰、雨、風、雲、霜、露、山、海、河。該書分為不同的類別,收集了從先秦時期到明朝初年的8000多種古籍。大部分的經典和歷史子集,道家和佛家哲人的書都收集整理,非常詳細。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技等豐富而珍貴的資料。

《永樂大典》收錄了先秦至明初的八千多種古籍典籍。除了名著、歷史的子集,還包含哲學、文學、歷史、地理、宗教、醫學、占蔔等各類著作。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書》早300多年。《永樂大典》的內容包括詩歌、戲曲、僧侶、道教、醫藥、工藝等各個方面。其中,《永樂大典》還收錄了許多後世已殘缺或失傳的珍貴書籍,如薛的《遼代簡史》、宋代的《水經註》等。引用的材料都是完全照搬原文,所以很多珍貴的文獻都能保存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