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古代有美人魚嗎?古代有哪些關於魚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美人魚嗎?古代有哪些關於魚的故事?

《封神演義》中的黑雲仙子是壹條魚,它有壹個很拖沓的名字叫“金胡子傲魚”。胡子是金色的鳳尾魚。書上說它被道士用六根幹凈的竹子安撫,被安撫後就現出了“搖頭切尾”的原形——這不就是壹條魚的樣子嗎?水火童子終於騎上了它,把它帶到了西邊的八德池。自此,金蓮為伴。《封神演義》裏說道士準提來自西方,其實是準提菩薩在西方的化身。後來這條魚偷偷來到了人間通天河,成為了靈情之王——引起了西遊記的轟動。觀音菩薩知道自己最怕的是竹子,就忘了穿衣編個竹籃帶走了——看來竹子是對付這種魚最好的武器。

有很多關於魚變成怪物的故事。在我們祖先的想象中,還有漁家。晉代崔豹在《古今筆記》中說“水中有壹生物,狀似人,名水軍或玉帛。出門的時候,我騎馬。許多魚帶路。人和馬都長滿鱗片,就像大鯉魚壹樣,但人魚既有眼睛又有耳朵。”-這不是水裏的人魚壹家嗎?他們已經開始馴養魚,並把它們改造成坐騎。屈大均在《廣州新語》中說:“有被魚沖走的海怪。拿壹條魚的也是魚,叫人魚。人魚男是海僧,女是海女。”不僅直接提出了美人魚的概念,還把雄性命名為海僧,雌性命名為海女。他們出門的時候,把壹條魚當馬騎。

還有兩棲魚。博物學提到壹種牛魚,長得像牛。《臨海異物誌》中有壹種鹿魚,《嶺表誌》中也有提及。據說這種魚是從海中的壹個洲跳出來,變成了壹只鹿。也有人說發現了壹只,它的頭已經變成了鹿,但尾巴還是魚。他還說這條魚太腥了,不能吃。

《抱樸子》介紹了壹種神奇的丹魚,還能發光。把這條魚的血取下來抹在腳上,就可以在淩波行走了。丹魚現在沒了,肯定是被宰了。

神仙情懷故事裏有個女神仙就有這個本事。這個女神很低調,連名字都沒留。只因為她嫁給了壹個凡人張高,就被稱為張高的妻子。張杲隱居在吳王,喜歡閱讀和飲酒,經常帶著書去山下的酒館。張高上前搭訕,美女大方的和他喝了起來。那晚離別後,張高非常想念他。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去了酒館,美女已經在那裏了。美女主動告訴他:“我要嫁給妳。”他們壹起回家了。* * *同居十年,張高產生了審美疲勞。每天專心讀經典著作,對妻子冷淡,有時吵架。美女說:“這樣的話,給我壹桶鯉魚膘。”章昊給她買的,美女把魚腩倒進井裏,她就跳了進去。過了壹會兒,她乘著壹條魚飛了出來,對章昊說:“本來打算過幾年壹起帶妳去天堂,誰知道妳這樣,我們就這樣分手吧。”話說張高被甩後,覺得無聊,就出來當官了。說起這件事,他恨了壹輩子。

人們對魚最神奇的想象大概就是它能變成龍。

據《太平廣記》所引三秦記載,當年龍門之地為大禹所掘。每年春末,魚兒逆流而上,自下而上跳躍,跳躍可化龍,每年72處。我壹登上龍門,就有壹場雲雨,然後天上的火燒了尾巴,變成了壹條龍。魚就是這樣變成了龍,然後升天了。

大概是因為魚太神奇了,所以人們幻想乘魚旅行。

《神仙傳》說秦杲是趙國人。他喜歡修佛,經常在濯水遊泳。有壹天,他對門徒們說:“妳們在岸邊擺好祭品,等候我。”他跳入水中。過了壹會兒,他看到秦杲在壹條鯉魚上跳了出來。他在岸上呆了壹個月供人祭奠,然後他又跳入水中。

《三武記》裏有壹個故事。壹個叫王澍的人在天臺山目睹了壹條魚的飛翔。屋頂是神仙聚集的地方。正是在這裏,劉辰阮昭撞上了仙女的桃花。王澍看到壹個青衣男子騎著壹條紅鯉直沖雲霄,沈入雲端。王澍登高遠望,只見海水洶湧,電閃雷鳴。過了壹會兒,那人騎著魚回來了。

從他的描述來看,這個人很可能是在海上負責打雷下雨的小仙女。他生活在水裏,所以他用鯉魚做坐騎。

在有這樣壹個故事,兩個學生,張和陳,有壹天晚上做了同壹個夢,夢見他們被帶到壹個地方,壹個道士讓他們寫壹塊石碑,題為“歐陽,黑龍江的主人,寫下了皇帝的真相。”——可以看出這個主角是《黑龍》中這條河的頭,文章中有兩句話印象最深。“以前坐魚車,現在騎瑞雲。”以前坐魚車,現在踩祥雲。好像騎魚是神仙都有過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