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勃勃(381-425),原名劉火木,匈奴鐵富部首領劉之子。有戰爭跡象的環境和戰爭現狀,讓赫連勃勃從小就像狼壹樣警惕。東晉太原十六年(391),拓跋珪偷襲並殺死劉,赫連勃勃憑借其靈活的頭腦成功擺脫北魏騎兵,只身逃向憤怒的幹部。因為拓跋珪派人求見赫連勃勃,罵幹部的阿裏把他送給了秦末的高龔平,不跟老婆玩了。經過壹段時間的流亡,赫連勃勃終於有了住的地方。
遇到麻煩時,狼最擅長偽裝。赫連波波入住期間,處處夾著尾巴做人,卻也贏得了“性辯智,貌美”的美譽。秦朝末年的國君姚興“見之甚驚,深為敬重”,不僅封他為小七將軍,還任車長,經常請他“入國民議會”。赫連勃勃成為後秦政壇的後起之秀。過了很久,赫連勃勃露出了“服慢,禁殘,貪暴無親”的狼尾巴,姚興不以為然。而是“以精氣神為節,安北將軍、婺源公,配以四分之三、五鮮卑雜虜,降二萬余,鎮朔方”。
狼終究是狼,不講究善良。沒有嶽父的保護,赫連勃勃無法遠離追捕;沒有姚星的寵愛,赫連勃勃不可能出城。有了軍隊和地盤,赫連勃勃的真面目暴露無遺。赫連勃勃到達朔方不久,就遇到了鮮卑,河西,鮮卑向姚興獻了八千匹馬。赫連勃勃不顧姚興對自己的禮遇,強行扣留騎兵。赫連勃勃帶著騎兵,召集三萬大軍,以打獵為名攻打高平,殺了嶽父,重組部隊。狼從來不熟悉餵食,咬餵它的手是狼的天性。
東晉三年(407)六月,27歲的赫連勃勃自稱天王,大單於,建元隆盛,設百官於部,史稱狐夏。通常壹個政權建立起來,往往會有壹個象征國家根本的首都。然而,當將軍們“諫危”時,赫連勃勃卻“不從”。赫連勃勃之所以壹開始不設都城,除了赫連勃勃喜歡像狼壹樣搞遊擊戰術,就是他說的“乘風隨雲,出其不意,救前打後,救後打前,使其疲憊不堪。”
這種“吃白食”的策略,既壯大了狐俠的實力,也成就了赫連勃勃的野心。《晉書》記載,赫連勃勃采用遊擊戰術,“進堯興三城,北守之,斬其將楊丕、姚”,並“侵掠陵北,陵北各城城門白日不開”,使後秦深受其害。胡夏晉升的第二年(408年),赫連勃勃與後秦大將張佛生對清石原作戰,再次成功運用迂回戰術,俘獲了13000名後秦官兵,全部加入了狐夏。赫連勃勃“不到10年,嶺北,河東盡我所能”的計劃正在壹步步實現。
對老板如此,對別人更是如此。建國後,傲慢的赫連勃勃曾向禿頂君主譚求婚,結果被拒絕了。赫連伯伯怒了,他怒了。“他騎著兩萬大軍...並殺壹萬余人,掠二萬七千人,還牛、馬、羊數十萬”。狼再兇,也有退縮的時候。在受傷的情況下,赫連伯伯的行為比狼更兇猛,更恐怖。“譚遣善射手射之,左臂生機勃勃。轟轟烈烈是反攻,戰敗,追八十余裏,殺千人。”赫連勃勃堪稱“五亂”時期的第壹猛將。
兒子是中山狼,成功了就猖狂。鳳翔元年(413),日漸強大的赫連勃勃著手建都。赫連勃勃壹心要“統壹天下,統治萬國”,就把都城命名為“萬通”。通萬城之名甚囂塵上,四門之名更是甚囂塵上。長武元年(419),萬通城建成後,赫連勃勃將南門稱為宋超門,北門稱為平朔門,東門稱為昭威門,西門稱為亮門。當時圍繞狐夏政權的,南有宋公、劉裕,北有朔方鎮,東有北魏,西有北梁。赫連勃勃想吞並周邊所有政權甚至整個中國,胃口不小,可見其野心之猖狂。
赫連伯伯除了野心勃勃,還相當狡猾,劉裕很容易上當。鳳翔五年(417)九月,劉裕到長安滅後秦,隨後致函赫連勃勃,要求與狐夏建交,說“請媾和,結為兄弟”。赫連勃勃在會見劉裕的密使之前,事先把回信的內容背下來,然後向密使引經據典,說“口授舍人為書,以答封之”。被蒙在鼓裏的劉裕看到這個漂亮的回復,立刻向赫連勃勃致敬,並感嘆道。“毓蘭的文章令人稱奇,天使字字珠璣,氣勢磅礴,英武無雙。余嘆道:‘我不如它!’"
劉裕把赫連勃勃當英雄,赫連勃勃卻沒有把劉裕當兄弟。當時劉裕“欲速篡事”,無暇顧及中原,就把長安讓給了兒子。誰知,劉裕前腳壹走,赫連勃勃就露出了狼的嘴臉,單方面撕毀合同,殺氣騰騰地進城了。狼,和虛偽。赫連勃勃壹直是個皇帝。但占領長安後,大臣們勸赫連勃勃稱帝時,他說要“重返老北,琴棋書畫三十而死”,意思是想趕緊隱退。說妳想說的,做妳想做的。鳳翔六年(418),十壹月,赫連勃勃在壩上築壇,改長武。
權力是最容易暴露壹個人本性的,尤其是赫連勃勃這樣的狼皇。赫連勃勃稱帝後,變得更加兇殘,嗜殺,嗜血。他經常帶著弓箭站在萬通城上觀察路上的行人。他見誰不順眼就開弓射箭。如果哪個大臣表現出不敬的眼神,他就下令挖出大臣的眼睛;如果大臣嘲笑他,就讓人撕扯大臣的嘴唇;如果大臣訓誡他,他會以誹謗罪割掉大臣的舌頭,然後殘忍地殺死他。這種野蠻血腥的統治,導致了“夏季橫行,百姓無命可依”,怨聲載道,叫苦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