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觀興盛於明代。永樂十壹年(1413)九月初九,蜀國蜀國諸侯春竹派大臣修復雲臺觀陳宮樓,重修正殿。天順五年(1461),雲臺觀住持謝、何宣城集資重建樓,毀於士兵。成化二年(1466),蜀為雲臺觀修建琉璃瓦。鄭德十年(1515),明武宗派大臣到雲臺觀造玉帝像,為雲臺觀建碧瑤臺,下建玉璽臺,上建八角樓,題“天壹閣”。萬歷十六年(1588),蜀賜錢監時三重門。萬歷二十七年(1599),明神宗贈雲臺觀壹本正統道藏。[1]萬歷三十二年,雲臺觀發生火災,天壹閣及其兩廊被燒毀。神宗派太監到雲臺觀監督修復。據明代滿萬安《重修雲臺觀碑》記載,雲臺觀在明代經過十余次修繕,殿堂雄偉,規模巨大。
清康熙八年(1669),道士從武當山來到青城山宣講全真龍教,跟隨四川五友之壹的張青雲方丈陳進入雲臺觀,雲臺觀成為全真龍教傳人的叢林。光緒十二年(1886),雲臺觀發生火災,錢坫、陳宮建築被毀。三臺及周邊八縣士紳捐金練兵,錢坫、陳宮樓改建成妖堂。
雲臺觀現存明清古建築有:玄天宮、黃三殿、城隍廟、慈航閣、青龍殿、白虎殿、十殿、九房、靈官殿、降妖殿、藏經閣、梓潼殿、茅庵殿(供奉開山祖師趙發英)、香亭、木牌樓、鐘樓、鼓樓、回龍閣、廊亭。從山門到玄天宮綿延兩裏多。
主體建築玄天宮為六柱五開間單檐歇山式,鬥拱木梁均為彩繪,至今色彩鮮艷。寺廟的屋頂覆蓋著黃綠色的琉璃瓦,形成三個菱形的圖案。大廳中央供奉著三尊鐵雕像。
另壹個重要的建築,惡魔大廳,宏偉壯觀,有30根10米高的柱子,兩個人圍著。正殿中,真武帝雕像從泥塑中降下,高三米,氣得跌跌撞撞,手持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