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無錫宜興,是華東地區大型森林公園之壹。它已成為宜興市民和外國遊客休息的好地方和宜興旅遊的新熱點。壹期工程建設了4.8公裏的環城路、3公裏的繞行路、300多畝草坪和壹些景觀工程,200米寬的人工瀑布十分壯觀。9層文峰塔,高108米,高聳入雲,十裏外可見,是宜興的標誌性建築。
無錫林東書院舊址
東林書院舊址位於無錫市東門蘇家巷,是明代林東黨員講學議政的中心。東林書院原為官署被革職回鄉的文學學家師洋(1054-1135)在閬中顧憲成、依桐高攀龍等地講學的場所,得到了常州知府歐陽東風、無錫知府林載的支持。由於東林書院的講學活動引起了日元黨的強烈嫉妒和反對,天啟五年(1625)八月,國子監被毀。12月,宦官魏忠賢羅誌被控林東,壹份309人的名單向全國公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公開通緝逮捕,結果殺死了壹大批正直的官員。高攀龍也因為不屈不撓的抓捕而投水自殺。天啟六年四月,除道南寺外,書院被強行拆除。崇禎年間(1628-1644),宦官黨失勢,林東冤案得到平反,詔修書院。1981—1982進行重建。
無錫-機場院
無錫吉昌園位於無錫西郊東側的惠山東麓,緊鄰席暉公園,別名沁園,是著名的明代園林建築。此園元代曾是僧院,名為“風谷行巢”,明代擴建。全園分為兩部分,東面以水池和水廊為主,水池中有方亭;西方以假山為主,是中國南方著名的古典園林。北京頤和園中的諧趣園是模仿吉昌園的建築藝術。
吉昌園大門在惠山寺香花橋對面,其門匾為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穿過大廳後是壹個大院子,盡頭是壹個開放式的大廳,墻上掛滿了名家字畫。從開放式大廳左轉,又是壹組造型獨特的院落。西側有壹個小院,壹棵老藤,壹條彎彎曲曲的走廊,頗負江南園林的風味。在韓震齋左轉,不遠處可以看到壹座由黃石堆砌而成的巨大谷道,是疊山大師——張南恒和張世的傑出代表作品,以及著名的八音劍。巴音劍西高東低,全長約36米。茂林在上,清泉在下,怪石嶙峋,堪稱傑作。
出了巴音澗,我的眼睛突然壹亮,從北到南綿延的金匯驛就在眼前。金惠壹只有三畝寬,是南北長東西窄的水面。它的水池北面,有七星橋和廊橋,蜿蜒幽深,讓人很難猜出水流的方向。此外,池畔還有其他建築,如潘宇亭、知魚門、清影月洞、涵碧閣等。豐富的景觀讓水面看起來格外寬闊,使得蜿蜒回沙的藝術效果極好。吉昌園西南段還有壹池清水,旁邊矗立著壹座太湖石峰,高十余尺。這就是著名的美人石,其造型至今歷歷在目,令遊人感嘆造園的巧妙構思。
總的來說,吉昌園的成功在於其“自然的山,精致的水,簡潔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風景”。難怪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多次到訪這裏,壹次次吟詩作賦,可見他們的喜愛和欣賞。吉昌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確是遊客遊覽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