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史》以國家興亡為主題,致力於探索命運興衰與人事成敗的因果關系。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生動地告訴人們,是否重視道德,任用人才,是判斷壹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依據。得民心者得天下。道德是天意的詮釋,天意是人心。
研究這本書對了解東周550年的歷史大有裨益,但東周史的影響與其在歷史小說中的地位並不匹配,如今也很少有人關註。
擴展數據:
這本書經歷了三個階段。
《平話》是壹部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最早產生於元明嘉靖、隆慶年間。於(字)撰寫的《列國傳》共分八卷226節,每節都以事件為題。內容從征服開始,到秦統壹天下,全面記錄了各國的故事。有些篇章中穿插了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如“蘇妲己湯怡被施了魔法”、“旺姆西遊昆侖山”等,但歷史演義的質樸特征沒有改變,文筆略顯粗糙。
明末馮夢龍的《全左氏,含諸書》被改編更名為《新郭列誌》,余所忽略或遺漏的壹切,都根據史書進行了修訂。全書***108次,篇幅較原著大幅擴充;在文字、故事線、人物描寫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藝術加工,大大提高了原著的藝術水平。
清乾隆年間,蔡對《新國誌》作了壹些修改,增加了序言、讀法、詳評、簡註,並改名為《東周誌》,共23卷,1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