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控制把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意識負責處理邏輯信息,潛意識負責處理情感信息。意識位於信息源和情感之間,對信息進行轉換和攔截。只有那些可以被意識檢查到的信息才能進入潛意識,從而引起情緒波動。意識處理信息的能力與經驗有關。有經驗的人攔截能力強,沒有經驗的人攔截能力弱(經驗包括概念的積累)。
比如流星花園,裏面包含了很多不切實際的信息,在壹個成年人的意識裏過濾掉了。因為數量多,意識警告信息源發出的信息不健康,引起成年人的反感(單槍匹馬經歷過)。但很多同學的經驗不足,導致其中包含的超負荷信息進入潛意識,引起情緒波動,而刻意安排的信息又有催眠作用,讓很多同學愛上了這部劇。
精神控制人的另壹個重要理論是,無論誰有意識,都有弱點。意識可以說是心靈的保護層,保護著脆弱敏感的潛意識,但無論是誰這個保護層都會有壹些弱點。比如很多人都有悲傷的過去。當談話涉及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意識的攔截能力就弱了很多。這時候很多無法靠近潛意識的信息進入潛意識,引起情緒波動。當事人可能會陷入悲傷的過去,或者反應過度加強意識的攔截能力。所以精神控制成功的關鍵是找到並利用弱點。
信任在催眠和精神控制中都有運用,但不同的是精神控制是對信任的完全卑劣的運用。信任會產生很多心理現象,比如內疚。當女朋友和妳分手的時候,通常潛意識對妳還是有相當的信任的,所以妳不能原諒自己的這種行為,從而產生負罪感,以此用負罪感的產物——痛苦來懲罰自己。
壹個精神控制者可以利用這種內疚的情緒,給予適當的暗示,強化內疚的危害,並設立壹個心錨與其他事物聯系起來。比如每次遇到新男朋友,她就開始有罪惡感。上面例子中的女人,通常會因為即使沒有被暗示,潛意識也壹時無法理解而產生罪惡感,但意識和潛意識的緩慢溝通會沖淡這種感覺,愈合傷口。
而壹個精神控制的技術人員卻可以讓這種感覺更加強烈,而不是被遺忘,讓潛意識無法接受意識的束縛,推翻意識的統治。但是因為潛意識缺乏解決邏輯事物的能力,結果就是那個人變成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還有壹種可能是當事人無法承受內疚帶來的痛苦,所以選擇死亡來解脫自己。
精神控制通常不需要施術者進入恍惚狀態,而是在他們清醒時利用弱點攻擊他們的潛意識。然後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短時間進入催眠狀態,以便接受催眠後的暗示,然後迅速清醒過來。即使有人在看,也看不出什麽問題,當事人只是覺得猶豫。提示使用非常含蓄的語言,使得意識無法破解危險成分,從而保證提示能夠進行。而且因為當事人的情緒已經被施術者控制了,他也不會懷疑自己做了什麽。
精神控制被認為是壹種邪惡卑鄙的手段,而且因為它能做催眠做不到的事情,這種技術變得非常危險,所以不管在哪裏,這些都不會出現在正規的教科書裏,也不會有人教它。所有的精神控制藝術家都是靠嘴教出來的。精神控制藝術家因為冷漠而被視為異類和危險的人。
能掌握這項技術的人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