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評價《寫作指導全集》?

如何評價《寫作指導全集》?

看完這本書,妳的寫作也可以開始了。

記得有壹年春晚,宋奶奶說:“把大象放進冰箱,要走多少步?”它逗樂了全國觀眾。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答案卻很合理:“打開冰箱門,把大象放進去,關上冰箱門。”嗯,我覺得大部分人笑是因為看到題目後,直覺覺得不可能,所以放棄了。

今天要講的是寫作,和上面的笑話好像沒什麽關系。別急,我們先回想壹下。每次決定寫什麽的時候,有沒有過“我寫不出來,不是我的事”然後就放棄的想法?

更可悲的是,即使我不得不放棄,我也沒辦法。“今天下班前發到我郵箱!”老板的聲音不時在妳腦海中回蕩,進壹步擾亂妳的思緒,讓妳無法下筆。看著時間過去,“怎麽辦?!上學的時候沒學會怎麽給自己寫績效考核。!"寫壹個部分很難,但是自己看著又很別扭。給老板等於自掘墳墓。

如果這個時候,手邊出現了壹個“三步曲”寫作指南,會怎麽樣?哈哈,這只是“雪中送炭”!

所以,我們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三步曲”——《完成寫作指南》。作者勞拉·布朗博士有30年的寫作指導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各種文體寫作的實踐經驗。這本近500頁,46+10000字的大書,只是對其多年寫作經驗的總結,指導我們更順暢有效地用文字與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感受。真的很期待,是嗎?我們走吧!

為什麽1寫作困難?

說起寫作,相信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了。九年義務教育(作文課和語文考試的壓軸戲)和大學四年學習(大小論文)都要求我們寫出符合要求的有質量的文章。但是,經過這麽多的學習和訓練,為什麽還是寫不好,甚至寫不好?

“當妳面對壹份空白的文件時,妳會怎麽想?”

“1500字”“明天壹早交”“給副總看看”“我還沒寫標書”

.....相信我,這些想法都不能幫妳寫出有質量的東西。

好吧,那我該怎麽想?寫作目的,讀者需求,手頭材料,如何組織...

或者簡單的想想寫什麽比糾結“1500字怎麽補”靠譜多了!

可以說,我們之所以有“寫作困難”,是因為從壹開始,方向就錯了!

2寫作套路

這是壹個套路化的時代,自然寫作也不例外。如上所述,很多我們在開始寫作時就應該想到的事情,其實已經進入了“寫作套路”。這就是貫穿這本書的:寫作轉盤。

與以往的寫作教學不同,以上六個步驟並不要求逐壹進行。其實除了“修改”需要原文的支撐,從其他五個步驟開始就遵循“套路”會引導我們寫出好文章。

比如我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書評。

當然,書評的前提是妳壹定要看,而且要“認真”的看。直到妳看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想法。“有感而發”是從“套路”中的“寫初稿”開始的寫作風格。

或者把自己零散的感受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整理出大綱,建立組織架構。相信會成為壹篇內容詳實,邏輯清晰的好文章!而這就是從《頭腦風暴》開始的寫作過程。

總之,不管體裁是否陌生,成功寫出優秀作品的關鍵在於:“起點可以任意,套路很重要。”

寫作需要實戰。

正如很多課程所提倡的,在學習技巧上,如果只是講套路而不真正拿起筆來練,無異於耍流氓。這本書之所以叫《怎麽寫什麽》,正是因為書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指導我們如何用“寫作套路”來實際寫壹篇文字,從招標文件到找事通知,應有盡有,200多種。每種體裁都有詳細的解釋,有“做”和“不做”,“錯誤的例子”,“正確的例子”和“更多的例子”的對比列表。真的像壹個私教,他手把手教每壹種風格,讓讀者不再“不會用筆寫”。

不是,今天上班,領導安排起草了壹份“工程施工方案會審會議”的會議紀要。我用書上介紹的方法試試效果就可以了。

因為距離會議結束已經有壹段時間了,會議的場景和內容已經模糊了。所以我決定從“明確目標”入手,效果會更好。

目的:根據項目計劃,與各部門聯合評審的結果。

說什麽:方案可以建。

怎麽說:明確每個部門需要負責的事項內容,保證這個項目“可施工”。

讀者:參會人員及各部門相關直接領導。

?信息:各部門對項目“可施工性”的責任,以及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安排。

?態度:中立,公事公辦。

頭腦風暴:以會上的筆記為基礎,按照各部門的職責進行匯總整理。

寫初稿,修改,回收...(此處省略)

果然,按套路壹步壹步的確認,不僅讓我想起了已經很模糊的會議內容,也讓最終的草案看起來邏輯清晰,重點突出,友好易讀。漂亮的工作文檔就是這樣做的!

有了這次親身經歷,我真想說:“這是壹本寫作詞典!沒有第二個了!”

寫作是交流的延續

把這本“大紅寶書”通讀壹遍後,不時被各種寫作實例和註意事項所感動,也感受到了關於寫作更深層次的意義。那就是:寫作是作者和讀者之間最重要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能否順暢,與作者的思維清晰度、寫作能力以及寫作過程中的用心程度密切相關。

(交流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雖然“寫作套路”很重要,但如果妳腦子裏什麽都沒有,無論妳用什麽套路,哪怕是老君的仙丹,恐怕也很難成就壹篇美文。這個說法不僅指文學創作,也指應用文體。

如果上面說的會議紀要,如果會議上沒有激烈的討論,如果大家沒說兩句話就結束了會議,那紀要怎麽寫?這時候,我怕是遇到了真正的“寫作災難”。

(交流形式)

當我們面對屏幕,壹個字壹個字的打字時,會不會壹直記得除了自己和電腦之外,還有第三方——“讀者”?所以要選擇壹種更方便讀者閱讀理解的形式,同時要照顧到雙方的方便,這樣才能大大提高這種特殊交流的成功概率。

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會不會引起誤會?

是否符合隱私的要求

是否符合禮儀規範

是不是效率最高?

比如妳想表達對喜歡的TA的愛,如果對方也有開放的性格,在社交圈裏發是沒問題的。而如果對方性格內向害羞,公開自己的感情,就等於宣判了這段感情的死刑。

所以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壹顆“寫作的心”,用心去感受和觀察這個世界,去收集自己的感受,別人的反饋,自己經歷過的壹切。也許妳壹直在經歷這個過程,發現內心有無數個想法。妳應該把它們寫下來,寫下來,和別人分享。這時候選擇合適的媒體形式,結合書上的“套路”,提起筆,打開的時候不要感覺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