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信息研究所地質檔案館)
本文主要根據作者在外匯驗收工作中的體會,簡要闡述了外匯驗收流程、外匯驗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提高外匯質量的壹些思路。
關鍵詞:成果地質資料驗收中存在的問題,提交質量建議
成果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完成或分階段完成後,按照壹定的技術規範和格式編制的,以文字、圖紙、表格、多媒體、數據庫、軟件等形式反映地質工作最終成果的壹套科技文件。這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物資。地質報告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地提供和利用,以及能否延長保存的使用壽命。內蒙古國土資源信息院地質檔案館作為省級地質資料匯交機構,有責任和義務做好地質資料匯交質量工作,解決匯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奠定基礎。
1地質資料的提交與驗收。
1.1數據接收
我館作為省級地質資料保管單位,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9號)、《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6號)等相關文件規定,接收匯交人匯交的地質資料。
1.2驗收
地質資料的驗收分為紙質載體驗收和電子文件驗收。
紙質載體的驗收主要是檢查收集到的地質資料的打印質量和裝訂情況,統計收集到的資料的數量和件數。準確無誤後,加蓋本館印章,裝箱登記。
對於電子文件的驗收,首先要檢查電子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電子文件載體無病毒的情況下,應嚴格按照《成果電子文件格式》(國土資發〔2006〕210號)及相關標準的要求,檢查匯交地質資料電子文件與紙質載體的壹致性。文字部分:對照紙質材料逐頁核對,核對信息是否壹致,文字文檔的標題目錄定義是否正確,插圖和插入表格的顯示方向是否正確;pdf文件是否缺字,插圖是否顯示,是否有書簽等。附圖部分:按1: 1的比例逐張瀏覽檢查圖紙,檢查資料是否齊全,圖例與圖紙內容是否對應,顏色是否正確,有無變色,與紙質材料是否壹致,源文件與歸檔文件是否壹致。其他:檢查機要登記表和目錄數據庫描述表的內容是否正確。驗收不合格的,出具驗收通知書,通知匯款單位修改,直至合格完善。
經檢查,紙電合格的地質資料可通過驗收,向匯款人出具匯款憑證,紙電分開歸檔,電子文件上傳地質檔案資料服務器。
2 .成果地質資料提交和驗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隨著近年來地質市場的激烈,我區地質資料收集任務相當繁重,收集數量多,問題多。
目前情況顯示,按照規範要求,提交的地質資料壹次性合格率較低,返工次數過多,周期過長。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電子文檔
2.1.1紙質載體與電子文檔不壹致。
目前電子文件的主要問題是紙質載體與電子文件不壹致。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資料收集人員與項目組人員脫鉤,導致修改後的地質資料由多人完成,增加了出錯的概率。
2.1.2不符合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報送格式要求。
由於電子文件制作者對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提交格式不熟悉,提交的電子文件不符合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提交格式的要求。
2.1.3文本部分
文本報告目錄是手動輸入的,不是自動生成的;標題定義評分不正確,遺漏章節或定義冗余內容;有些表格和插圖沒有水平放置;插圖不清楚;掃描件未完成;轉換後的pdf文件中的某些插圖無法顯示;特殊符號不能轉換;書簽丟失或書簽級別與源文件目錄級別不壹致,導致無法使用書簽正確索引;表轉換後缺少數據和缺少表行;電子文件登記表中的缺失項目等。
2.1.4附圖
(1)地圖偏色嚴重。
制圖者在制圖時壹定要註意圖形軟件和打印機的設置,檢查完所有參數後再打印地圖。
(2)附圖歸檔文件的轉換。
大部分匯款單位使用CAD或MapGIS制作地圖。CAD做出來的圖不重視相關的庫文件,轉換出來的圖像文件(壹般是pdf文件)顯得線性,字符無法正確顯示;不熟悉轉換方法,精度小於300dpi,顯示1∶1時看不清地圖內容。MapGIS制作的地圖在巖性模式的填充上使用了面積填充,但是轉換成JPEG格式時巖性模式的方向是反的。繪圖時註意力不集中會導致數據重疊,無法清晰閱讀。
2.2紙張問題
紙質報告主要存在打印不清、裝訂不規範等問題;紙質地圖主要是紙張質量不好,印刷時顏色偏差,印刷不清晰,重疊不理想等原因造成的。
3.對地質資料匯交驗收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幾點看法?
3.1制定培訓計劃,提高管理和生產人員的專業能力。
根據年度匯交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對地質資料的管理人員和制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對規範和文件的解讀。生產軟件ED-Maker和將地質資料目錄輸入數據庫、清理地質資料秘密的軟件進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的專業能力。
3.2匯款的良好質量。
3.2.1紙質報告質量
印刷要清晰,油墨要牢固,顏色要均勻,不能有偏色;規格和格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正文裝訂厚度不得超過2cm,用膠水或線裝訂,不允許用易生銹的金屬或膠水裝訂。地圖和文字都不能用雙面膠或膠帶紙粘貼;圖紙應按要求折疊成手風琴樣式,尺寸為19cm×27cm,圖紙向外折疊,按順序逐壹編號。
3.2.2電子版質量
電子文件應嚴格按照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制作。建議使用電子文檔制作和瀏覽系統“ED-Maker”制作電子文檔。該軟件在美國國家地質檔案館的網站上有下載鏈接。掃描文檔經過PhotoShop等專業圖形軟件修飾,頁面上的黑線、噪點、無關內容等被擦除修正後,插入到文本文件中,保持頁面美觀,與原頁面大小基本壹致。我館要求電子文獻的載體是單盒高質量光盤。
3.3加強匯款受理,發揮監督指導作用。
負責每壹個提交的數據。記錄驗收意見和問題,及時通知生產人員,並及時修改。對未通過驗收的地質資料,不予出具匯交憑證。受理人員也需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並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交流工作的順利進行。
3.4完善匯款體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每年對匯交質量好的單位進行表揚;對匯交質量差、反復修改、修改周期長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並將資料匯交質量與相關審批掛鉤。
以上是筆者在地質資料驗收方面的壹些經驗和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對全國地質資料保管單位從事地質資料驗收的同仁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