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編輯
定義
意象是影響力研究的壹個新的分支和延伸。
與其他三個分支相比,圖像學更關註文學中的外國形象及其在事實基礎上的文化沖突和對話。
形成於法國的意象學是比較文學中壹門較新的學科。然而,在文學作品中描寫外國並不稀奇。西方文學中早期的流浪漢文學和遊記,以及中國五四時期的壹些譯作,都能讓人有壹個“異鄉”的概念。
圖像學作為壹門學科,首先應該定位自己。“意象首先使文學史家產生懷疑。異國形象屬於壹種文化或壹個社會的想象。它在各方面都超越了文學的本義,成為人類學或歷史學的研究對象。”這使得圖像學既不能取悅文學純粹主義者,也不能取悅民族主義者。然而,即使圖像學面臨著眾多學科交匯的復雜局面,它仍然成為人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話題。跨學科不僅是圖像學研究的難點,也是圖像學研究的特點之壹。
文學作品中形象研究的存在在於“社會與文學”的聯系。“文學至少是社會的表現,因為通過文學,我們可以破譯壹個社會在他人身上產生的幻覺。”這是比較文學中圖像學存在的理論來源。文學記錄的是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大多是受外界影響激發出來的。所以,大多數維護圖像學的學者都不希望人們把圖像學理解為簡單的“社會學”和“民族心理學”,廉文學對外國的描述只是圖像學的壹個方面。但是,挖掘文學作品中的“他者形象”以及這個形象是如何被創造出來,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才能揭示文學最“根本”的問題。
貝茨
圖像學的主要任務是“探索民族與民族如何相互觀察:贊美與責備,接受與抗拒,模仿與扭曲,理解與不理解,表現勇氣或假扮蛇。”
巴登斯貝格
法國文學中的英國和英國人
比較文學
讓·瑪麗·卡雷,中國
比較文學的任務是“各民族、遊記、想象的相互闡釋”。
主體概念
編輯
圖像
圖像學的“形象”不同於壹般的“形象”,它是指“外來形象”,體現了跨種族、跨文化的性質。
圖像學的“意象”不僅僅指外國的人和風景,還包括作品中關於外國的感情、觀念和文字的總和。
由作家創作;
作家的理解來自於對所屬社會和群體的想象;
這種外來形象承載著“社會集體想象”。
集體想象力
“社會集體想象”是壹定社會對壹種不同的集體或社會文化的解讀,是壹種文化對另壹種文化的表達。
“社會集體想象”是分群體的,代表了壹個群體對另壹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反思,體現了壹個群體的認知特征。
“社會集體想象”是壹種建設性的存在,它會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哄騙某人說出秘密
修辭是指“壹個民族長期反復使用的描述外國或外國人的約定俗成的短語”,是在民族心理定勢的驅使下,對他者形象的象征性表達。
修辭是表達“社會集體想象”的最小單位。修辭作為壹種想象,不壹定與事實相符,多半是出於自身需要,對外國形象的虛構。
修辭在個人表達和社會之間建立了壹定的壹致性,被所有人認可和使用,在話語交流中有特定的指稱,標誌著對他者的固定看法。
其他的
“他者”是自我意識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人必須從他人的形象中確認自己。
黑格爾的主從辯證法:
黑格爾認為,自我的完整必須通過揚棄對立面來完成。因此,在自我與他者的關系中,“他者”是自我意識完成不可或缺的參照系。
“中華民族”的概念是隨著空間的擴大和“他者”的出現而逐漸形成的。
起初,“他者”只是被描述為異己的壹等對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他者”也可能被解讀為壹個理想的例子,導致對“他者”的過度美化和對自身的過度反思;
“他者”的概念會對其自身的身份產生愛恨交加的影響。
圖像問題
編輯
圖像學研究的重點是文學作品中的外國“形象”。外國相對於主體而言應該屬於他人的範疇,即不同於主體的排他性。而這裏所說的“形象”是什麽概念?在我看來,巴洛在這篇文章中對形象的定義非常籠統。在有意識地與“他者”區分之後,他對異鄉的自覺感知就體現在文字中。“意象是兩種類型的文化現實之間差距的文學或非文學表達,它可以解釋符號和指稱之間的關系。”意象是壹種文化或社會的想象,有時在作品中體現為社會集體想象的翻版,但也可以是壹個充滿文學的“烏托邦”,但歸根結底都可以納入社會集體想象的範疇,這裏的社會集體想象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形象”不僅可以介入社會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是社會整體面貌的概觀。
圖像學之所以能區別於純社會研究,在於圖像學中“圖像”的文學性,即幻象。"它主要將文學形象視為壹種海市蜃樓、壹種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的象征."對於研究者來說,研究這類“形象”的幻想更有意思。“就是研究線條和色彩的意象是如何構成對某壹歷史時期外國的具體描述的。”比如,夏曉虹對“洋鬼子”壹詞的歷史追溯和追問,讓我們大致把握了隱藏在這個“看似不可理解”的歷史名詞背後的漫長的歷史情感接受過程,從而挖掘隱藏在這個名詞背後的中國人的喜惡,壹切接受美學和符號學都可以成為“意象”研究的方法之壹,這是可以理解的。
意象不僅是接受者向“他者”表達的壹種情感和厭惡,也是壹種“象征性”語言。這種語言有看“他者”時的壹切反映,有區別於客體的“看主體”的壹面。在文學上,它是理想的,它也具有哈默所說的“烏托邦”性質,而這種“烏托邦”性質是最忌諱的。“形象”既有同壹性,也有差異性。其實寫意象的過程並不是壹個編程的過程,而是壹個試圖把壹種文化或者更復雜、更不可言說的東西抽象成具體文字的過程,也就是壹個符號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復雜的豐富性將不可避免地丟失。作為“意象”的表現形式之壹,公式化語言正是如此。
作者有時會出於某種意識形態的目的而塑造壹個“形象”。例如,夏曉虹的圖像學論文關註的是五四時期盧梭在中國的傳播。這裏的盧梭不僅是壹個原始意義上的客觀存在,而且基於當時的社會形勢和思想變革的要求,盧梭的思想和形象經過壹系列復雜的接受和過濾,被作品重新定位。如何還原真實的盧梭,分析研究當時出現的“盧梭幻覺”,是壹個很有意義的話題,有助於我們梳理五四時期中國人的壹種文化心態和社會現實,對主體和他者的研究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縱向來說,公式化語言的形成實際上是壹個形象單壹性的過程,盧梭的幻象也有壹定的單壹性。如何還原“他者”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整合某壹歷史階段的“他者”印象,也是圖像學面臨的復雜問題之壹。
描述和差距
編輯
“意象”可以同時具有文學性(幻覺和虛構)和單壹性(修辭),記錄這種相異的主要方式是描寫。“形象”是壹種描述,而且是有缺口的描述。文學中的描寫是圖像學的壹個方面,我們說的大部分都是針對文學中的描寫。因為只有文學這樣的“詩性”文本才能被人們直接閱讀和解讀。
文學中的外國“形象”包括虛構的幻想世界和真實的客觀反映。無論如何,這樣的描述或多或少接近事實,但必須仔細推敲。因為這裏的“形象”是通過觀看者文化中的模式和程序重新組織和改寫的。研究“意象”,不僅是研究“他者”,更是分析主體。
圖像學研究的意義不在於幫助我們識別真假,而在於研究這種圖像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這不僅對“他者”有意義,對主體自身的理解也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