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10種益心中成藥如何選擇?讀壹篇文章

10種益心中成藥如何選擇?讀壹篇文章

主要成分是紅參、牛角粉、蟾酥、冰片、紅花、人工牛黃、附子(黑順片)、人工麝香、三七、安息香、珍珠。

主治:用於心氣不足、心陽不足、血瘀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心痛、心悸氣短、畏寒肢冷、乏力自汗;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見上述證候。

用量:舌下含服或吞服,1-2粒壹次,1-2次壹日。

益心通片——具有活血化瘀、活血通絡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山楂葉提取物組成。

主治:用於瘀血阻脈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心前區刺痛、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腦動脈供血不足患者見上述證候。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2-3片,壹日3次。

益心舒丸——具有益氣復脈、活血化瘀、滋陰生津的功效。

包括人參、黃芪、丹參、麥冬、五味子、川芎和山楂。

適應癥:用於冠心病氣陰兩虛、心悸易脈、胸悶胸痛、心絞痛患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壹次1袋,壹天三次。

益心顆粒-具有益氣養陰、通脈的作用。

包括人參、麥冬、五味子、知母、當歸和石菖蒲。

適應癥:用於氣陰兩虛型胸痹患者,癥見心悸、乏力、胸痛、胸悶、心煩、失眠、多汗、頭暈、口幹、面色蒼白或潮紅、舌紅、脈細或沈、澀、結等。也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0g壹次,壹日3次,或遵醫囑。

益心康片——具有益氣、活血、補腎的功效。

主要成分是人參、制首烏、三七和山楂。

適應癥:用於氣虛血瘀型高脂血癥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3-5片,壹日3次。

益心寧神片——具有益氣生津、養心安神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人參葉總皂苷、五味子、合歡、靈芝組成。

主治:用於心氣陰兩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記憶力減退;有上述癥狀的神經衰弱。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5片(小片劑),壹次3片(大片劑),壹日3次。

康脈益心片——具有活血益氣、開竅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丹參、川芎、藏紅花、延胡索和麝香。

適應癥:用於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的癥狀是胸部刺痛或絞痛、活動增多、氣短、胸悶、乏力或心悸。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4片,壹日3次。飯後服用或遵醫囑服用。

通竅益心丸——具有活血化瘀、益氣強心、通竅止痛的作用;還能恢復心肌氧供需平衡,改善心肌供血,恢復心臟功能。

主要成分為人工麝香、牛黃、蟾酥、珍珠、冰片、三七、人參、水牛角幹浸膏、膽酸鈉。

適應癥:用於冠心病引起的氣滯血瘀、胸痛、心悸氣短、心絞痛、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患者。

臨床用藥經驗總結:

吳觀察通竅益心丸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認為通竅益心丸能有效擴張冠狀動脈,疏通微循環,改善心臟供血功能,減輕心臟缺血缺氧,緩解心絞痛,清除血液的高凝、粘滯、高凝狀態。穩定斑塊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展。它能顯著改善UAP患者的近期和遠期預後,減少或避免AMI的發生。(中國醫藥導報,2014,12(22):283-284)

用法用量:咀嚼後舌下含服或口服,壹次2-3粒,壹日2-3次。

益心復脈顆粒——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復脈的功效。

主要成分為生曬參、丹參、麥冬、黃芪、五味子、川芎。

主治:用於氣陰兩虛,心血內阻,胸痹心痛,胸悶心悸。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壹次1袋,壹日2-3次。

燕丹益心膠囊——具有活血化瘀、理氣寬胸的功效。

主要成分是丹參、瓜蔞、乳香、五靈脂、延胡索、枳殼、柴胡和白芍。

適應癥: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心血瘀阻證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4粒,壹日3次,4周為壹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