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小蘭小姐】檔案編研工作的內容和原則

【小蘭小姐】檔案編研工作的內容和原則

壹、檔案編研工作的內容

1,檔案編研定義

檔案編研是檔案工作者圍繞某壹主題,對具有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檔案信息進行濃縮、研究、編輯和加工,使之更適合用戶使用,並將其成果公開發表或推薦,分發給相關人員使用的壹種方式。

2.檔案編研工作的內容

檔案館(室)的編研工作以館(室)內的檔案為主要對象,以滿足社會利用檔案的需要為主要目的。在研究檔案內容的基礎上,編輯史料,編纂檔案參考資料,參與編纂史誌,撰寫專題著作。

(壹)編纂檔案選集,編纂出版檔案史料。

即以某壹主題、作者、時間或體裁為題,通過科學的編輯方法,將相關檔案選編成卷,根據需要和重要程度,在壹定範圍內使用或出版。除了對原始檔案進行必要的個別處理和標註外,不對內容進行任何更改。

(2)編寫評價和介紹檔案資料的工具書。

充分熟悉和研究館(室)內的檔案,在編研檔案信息的基礎上,編寫專題指南、全宗指南、檔案指南等各種工具書,介紹有關檔案信息。

(三)編輯出版檔案參考資料

通過對檔案內容的分析和綜合,系統、完整地反映某壹時期或某壹現象的歷史發展過程,將檔案信息按壹定的主題進行綜合,為用戶提供系統的材料,是檔案內容的加工產品。

它不是檔案的原件或復印件,改變了檔案的原貌,具有提問集中、內容準確、文字簡練、概括性強的特點。

(4)參與編纂史誌或撰寫專著。

參與歷史研究是中國檔案工作者的優良傳統,許多中國古代檔案工作者的歷史專著流傳於世。

今天的檔案工作者應該在研究檔案內容的基礎上編纂史籍,撰寫專題文章和著作,把檔案管理與歷史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二、檔案編研工作的原則

檔案編研涉及諸多因素和環節,是壹個復雜的過程。編研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編”與“研”有機結合的原則

“編”與“研”是檔案編研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研究”,就是研究檔案的構成和檔案的內容;所謂“編”,就是對“研”的深化和加工。

對編輯研究工作的每壹個環節都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從對藏品的深入了解,到編輯研究課題的論證、選題,再到編輯研究成果的完成,都要在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對檔案信息進行有效的提煉、加工和總結,形成高質量的編研成果。

2.合法合規的合規原則

符合性原則是指在檔案編研工作中,必須遵守和服從有關的規定和要求。壹是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研究成果要在壹定範圍內公開使用。第二,服從和服務於檔案工作的根本目標,摒棄“為編研而編研”的錯誤觀念,確保編研成果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3.方便傳播和用戶利用的原則;

編研成果應當在壹定範圍內公開使用,編研成果的傳播和利用有利於檔案價值和作用的發揮以及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因此,在編研過程中,既要認真研究檔案內容,又要註重編研成果內容的可讀性和易用性,形成多種形式的編研成果,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和利用。

三、檔案編研工作的關鍵步驟

1,選題

選題是檔案編研的第壹步。檔案部門保存的檔案數量龐大,內容廣泛,但並不是所有的檔案都有編纂出版的必要和價值。因此,檔案編研工作首先要選好選題。選題的意義和價值直接關系到編研成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及編研工作的成敗和發揮作用的程度。所以選題應該是“三符合”:

(1)選題要與社會需求相匹配。

選題要根據單位工作需要和社會需求,既要符合實際需要,又要有長遠使用價值。要考慮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發現和研究檔案利用規律,通過壹定的預見性選擇符合時代需要的課題。

(2)選題要與館(室)內的檔案資源相匹配。

編研工作需要豐富的館(室)檔案資源支撐。如果與課題相關的圖書館(室)檔案資源較差,就難以形成高質量的編研成果。

每個檔案館(室)資源都有自己的特點,選題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來確立。

③選題要與編研團隊的實力相匹配。

編輯研究工作是編輯與研究的結合,編輯研究團隊既要有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有較高的文字表達能力。不僅要正確理解、合理利用、綜合分析這些資料,而且要對其進行系統的整理、編輯和加工,形成符合大眾需求的信息產品。

編輯和研究的難度因題目不同而不同。因此,編輯研究工作應建立在客觀了解編輯研究團隊實力的基礎上,選擇與團隊實力相當的選題。

2.材料選擇

檔案編研資料的選擇是根據資料選擇大綱和檔案文獻檢索策略,在圖書館(室)檔案館及其他文獻保管部門中尋找與編研課題有關的文獻,並按照壹定的標準對收集到的文獻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