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考入國子監。四任國子監,遷寺侍奉國子監。遭到當時權臣楊的拒絕,被貶至平原(今山東)任太守,史稱“燕平原”。肅宗年間,鳳翔授憲事大臣,遷禦史。宗時,官至吏部,太子為太師,魯公封為“燕”公。建中四年(783),被宰相齊魯陷害,被送到起義軍將領李希烈處求教,後被李雋殺死。
唐代宗大歷元年(765年),顏真卿因扮演宰相袁載阻擋言論而被貶。三年(768)四月,由冀州司馬改福州刺史。在福州的五年間,他關心人民疾苦,關註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右河道淤塞、港口被淹、農田被淹的現狀,帶領人民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部修建了壹條長長的石壩,以此來緩解洪水,並在旱季用水灌溉田地。為了紀念他,福州人把柴犬命名為千金皮,並建立了壹個寺廟,在四點鐘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