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茶葉是什麽時候開始入藥的?

茶葉是什麽時候開始入藥的?

茶葉是什麽時候開始入藥的?現在,茶不僅是人們飯後的飲料,而且被視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的中藥。人們喝茶時,喜歡在茶中放入壹種或幾種中藥,自制藥茶,以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那麽,茶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入藥的呢?茶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茶壹直被認為是壹種多功能的中藥。歷代醫書記載的涼茶藥方至少有200多種。有單壹口味的,也有復合口味的;有些用來治病,有些用來養生延年。品種繁多,堪稱中醫之最。

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茶主要入藥已有3000多年。如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就明確記載了茶的作用:“茶味苦,飲之使人思善,少臥,強身明目。”又有“神農嘗百草,壹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相傳神農嘗百草時,中了金綠滾珠之毒,正巧落在茶樹下,茶葉上的露珠入口,使他醒悟,得救。這雖然是壹個傳奇的故事,卻記錄了茶具有解毒功能的事實。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在《論食》中寫過“苦茶久食益”,指出飲茶有提神的作用。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茶治糞膿血甚效”。梁朝名醫陶弘景說:“長期喝茶可以改變妳的身體。”。這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茶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盛唐時期,蘇靜等人在朝廷撰寫的《唐本草》中說:“茶味甘、苦,微寒無毒,有益於治瘺管、小便不利、痰多口渴、氣滯食滯。緩解消化,喝,加山茱萸,洋蔥,姜亮。”陳藏琦《本草集》也記載“破熱,除瘴氣,利大腸。”著名醫學家王韜的《外國臺灣秘笈》第三十壹卷有壹節“茶新方”,詳細記述了藥茶的制作、使用和疾病的治療,開創了藥茶制作的先河。

藥王孫思邈著有《千金要方》、《千金要翼》等,稱茶“有力悅人”,記載了十余種茶方。孟茜的《食療本草》也記載,涼茶用於治療“頑固性腰痛”和“熱毒泄瀉”。

數據說話,不矯情,自信!對於我們掌握的更多數據,誰需要進壹步或者想深入探討,可以加微信聯系:ryansun,碼字“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