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和分布特征
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最大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少數民族”中的“少數”只是壹個相對的概念,即這些民族相對於漢族人口而言,數量相對較少,並不包含任何民族歧視。中國少數民族數量的不平衡不僅體現在與漢族人口的關系上,也體現在少數民族之間。
中國的少數民族廣泛分布在國界內的各個地區。全國各省區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少數民族。* * *全國有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總面積約613.33萬平方公裏,占全國面積的63.89%。主要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按全國32個省區市居住的民族來看,10民族居住的省區有6個,5-9民族居住的省區有7個,1-4民族居住的省區有16個。中國約70%的市縣有兩個以上的民族雜居。
中國邊境地區的9個省區居住著近60%的少數民族人口。2010我國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已超過3000萬。
(二)制度的實施
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有以下幾種類型:①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兩個少數民族地區聯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3)幾個少數民族地區聯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廣西龍勝自治縣;(4)在較大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應在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自治地方,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⑤如果壹個民族在很多地方有集中的社區,建立幾個自治地方,如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等。在壹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由於面積小、人口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自治機關。中國政府在這些地區建立了民族鄉,使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也能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民族鄉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補充。
壹般來說,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主要是內陸邊境或高原山區,也就是所謂的西部地區(國務院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所指的“西部地區”包括新疆、內蒙古、西藏、青海、寧夏、甘肅、陜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廣西12省區)。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積595.37萬平方公裏,分別占全國和西部地區的62.02%和89.94%。
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寧夏都位於西部地區。雲南、貴州、青海是享受自治區待遇的多民族省份,上述八省占西部12省份總面積的82.74%。
四川、甘肅、重慶、陜西也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居住。例如,四川是中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也是唯壹的羌族聚居區。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有27個,120個自治縣(旗)中有83個分布在西部地區。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10643萬少數民族中,西部分布著7654萬人,占我國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92%。西部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可見,少數民族地區在我國西部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其中,新疆占國土面積的1/6,是西部開發的前沿,阿勒泰地區是西北邊疆的前沿。以阿勒泰地區作為本書的研究樣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中國邊境地區概述
中國的邊境地區是按國界形成的帶狀地區。邊境地區涉及的省份有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雲南、廣西。邊境線長達2萬多公裏,與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等14個國家接壤。9個省區170個城市,包括東北3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97個城市,西北3省(新疆、甘肅等內蒙古盟市)和西南3省(西藏、雲南、廣西)38個城市。而邊境地區的行政區只有27個,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有16個,西北三省有6個,西南三省只有5個,占全國城市總數的26.68%。其中,有27個城市的城區位於邊境。邊境縣、旗106個,壹類邊境口岸43個。大小城鎮星羅棋布於邊境地區,成為邊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門戶和國防前沿。
從城市規模和城市建設來看,明顯是東北發達,西北和西南相對落後。東北邊境城市已初具規模,擁有壹定的人口,城市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比如1992年,丹東市城市人口突破50萬,躍入大城市行列,全國排名第58位,相當於壹些省會城市的人口。東北邊境城市城鎮總人口為654.38+0.85萬,占全國邊境城市城鎮總人口(240萬)的77%。相比東北,西北和西南的邊境城市地廣人稀,市政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這種地域分布形式也是自然條件、歷史基礎和社會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三。中國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分布及經濟社會發展特點。
全國四十五個地、市、盟,黑龍江、吉林等九省為我國邊境地區,總面積363.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751.8萬。其中邊境少數民族地區27個,非少數民族邊境地區18個。45個地、市、盟分別與俄羅斯、朝鮮等14個國家(地區)接壤(表2-1)。
表2-1 2009年中國邊境縣(市、旗)和邊境開放城市(轄區)基本情況
繼續的
繼續的
來源: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政的劃分手冊. 2010。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註:雲南省萬鼎市於1999並入瑞麗市。#針對非民族邊境地區、州、市、盟。五個自治區的所有地區、州、市、盟都是少數民族地區。*按地區分列的克什米爾。* *塔城和阿勒泰地區數據扣除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面積和人口。
本書主要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等29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