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時期有記載,是周朝諸侯國的後裔,姓姬,,泗水縣(今江蘇省宿遷市)人。秦末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項羽年輕時學過書和劍,但他是反秦的大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與項梁(今江蘇蘇州)聯合,響應陳勝、光武起義。陳勝死後,他率領主力反秦武裝,立之孫為太守。當秦朝的將軍張寒攻打趙國的時候,他奉命率領軍隊去救趙國。因為宋軼到安陽後按兵不動,就在自己的帳篷裏砍了,然後親自領兵救牡鹿,破釜沈舟,打垮了秦軍的主力。後來又有,坑害秦卒二十萬,入關中。當時劉邦已經立足鹹陽,謀士範增禮在鴻門宴上勸項羽殺了劉邦,但未能實現。他和劉邦暫時達成和解,於是屠城鹹陽,殺了秦王子嬰,燒了秦宮,掠奪財寶。公元前206年2月分封為諸侯,以劉邦為漢王,自立為西楚霸主,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不久,、、、趙等地起兵反叛楚國,劉邦乘機平定三秦,進逼西楚,楚漢之爭爆發。雖然戰爭前期項羽取得了勝利,但由於諸侯分封,內部矛盾重重,戰略決策失當,軍事形勢日益不利。最後被圍困,夜裏到處聽到楚歌,以為漢軍已經拿下楚國,於是突圍到烏江自殺。
項羽作為中國軍事思想“軍事形勢”(軍事形勢、軍事戰術、軍事陰陽、軍事技能四大軍事戰略)的代表人物,是壹位以武力出眾著稱的軍事統帥。李萬芳評價“羽之勇,千古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