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秀的家世來看,他們家真是壹代不如壹代了。從封王到封侯,再到提督、校尉、縣令,再到這壹代,他們都成了平民。年輕的劉秀,在業余時間也做壹些賣糧食之類的小生意,並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有壹次,劉秀和他的妹夫拜訪了算命先生蔡少功。蔡少功拿了壹個卦,說“劉秀應該是天子”。在場的人立刻說:“那壹定是指石國·龔·劉秀?”原來,當時皇帝王莽手下有壹個叫劉秀的高級官員,他的級別與皇帝只有壹檔之差,所以大家都認為劉秀壹定是皇帝。賣糧的劉秀跟大家開玩笑說:“妳們太小了,不敢看人。妳怎麽知道那不是劉秀?”這話壹出,引起了壹陣哄笑——難怪,妳祖上雖然是皇帝,也是太子,現在連個幹部身份都沒有,還想當皇帝。是不是很可笑?此外,真的有壹個領袖劉秀那麽大。
誰是佛教大師劉秀?說起來,他也不是個閑人。他的父親劉向是著名的學者,他本人在學術上也頗有建樹。他的原名不是劉鑫。這個劉秀是王莽的老同事、老朋友。早在漢朝悼帝的時候,王莽就推薦劉秀去當服務員,後來他被提拔為光祿大夫,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之壹,這也是他改名劉秀的時候。公元9年,王莽除去漢室名稱,正式稱帝。在任命輔政大臣時,他讓劉秀這個老朋友和最好的朋友成為佛教老師,並給他壹個新的頭銜。他與太師、太傅、姜國並列為“上工”。西漢末年,自王莽興起“復明”以來,民間各種謠言也隨之增多,“劉秀將稱帝”就是其中之壹。對於相信這句話的人來說,我心中提到的劉秀當然是佛教徒,他怎麽會是壹個小糧販呢?
然而人的命運就是這麽不可預測。就在糧商劉秀被爆笑後,幾年後,他真的當了皇帝,復辟了漢朝。在歷史上眾多的皇帝中,他是成就最大的壹個。
糧商劉秀是受民間傳言的啟發而當上皇帝的嗎?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書中說,劉秀原本是壹個熱愛勞動、性格善良的農民,不像他的大哥壹心要反抗王莽。當劉秀的大哥正式動員他家鄉的孩子造反時,每個人都嚇得不敢和他壹起玩。回頭壹看,劉秀也卷起褲腿,穿上了軍裝。大家更加驚訝:“這麽謹慎的老實人怎麽敢造反?”所以放心跟著他們走。劉秀,壹個誠實的人,如果他沒有看他的財富,他會把王位作為他的目標嗎?很難說。
那麽,劉秀是完全靠這個所謂的“預言”當上皇帝的嗎?這麽說太理想化了,低估了劉秀的內在品質。據《資同治鑒》卷四十壹記載,王莽的佛學大師劉秀改名,是因為當時流傳的預言說劉秀可為帝,所以改名。在王莽統治的末期,道士西門俊輝計劃擁立中國的創始人劉秀為皇帝。劉秀自殺的時候,西門俊輝在被綁上刑場的時候對圍觀的人說:“預言沒錯,劉秀的確是妳們的皇帝!”照此看來,佛教大師劉秀也是壹個有想法的人,但畢竟沒有成功,名字也白改了。這對那些希望通過改名而不是努力改變命運的人也是壹個教訓。
畢竟,當劉秀成為皇帝時,他依靠的是他以實力說話的卓越能力。不幸的是,劉秀自己也認為自己應驗了民間的“預言”,命中註定要當皇帝,以至於當了皇帝後,習慣了靠命運解決難題,大力支持這類封建迷信刊物的出版。在劉秀晚年,這類宣揚迷信的刊物泛濫成災(影響了當時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原元年(公元56年),光武帝上書桓譚,勸劉秀不要相信傅舒,認為傅舒的預言即使與事實相符,也只是巧合而已。這觸到了劉秀的痛處。他當場發作,差點把桓譚斬首。後來雖然平復了,但還是把桓譚從中央貶到六安做了縣官。結果,心直口快的桓譚沒有直接死在劉秀手裏而是死在路上。沒多久,劉秀也“永遠”了,他對待桓譚的那壹幕,讓人覺得迷信讓這個原本優秀的光武帝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