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讀本:推天理人事
周易:推天理人事
《周易》思想的核心是“在時”,這是清代學者惠棟總結出來的。他說在韓毅伊雪尚氏中。
易道很深!壹句話,就是‘時間’。”這個概括很精辟,因為我們在《周易》中隨處可見“中”、“時”或“中”的字眼。那麽,什麽是“及時”?
“時間”指的是溫度,是節點;“中”是壹個位置,是壹個尺度。也就是說,人在時間上把握溫度,在空間上把握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說的“因時制宜”、“與時俱進”、“天時地利人和”,或者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抓住時機”,都是講時間的。而“適度”是壹個度的問題。孔子說“中庸”,也講度,就是“無所不為”,恰到好處,符合義之道。如果能把握好“中間的時間”,事情就會處理得當,達到和諧的狀態。
我們來看看太極圖,太極圖很大程度上解釋了這個問題。太極圖出現的比較晚,明初趙乾謙在《六書本義》中首次提及。太極圖中,白色代表陽,黑色代表陰;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說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在這幅圖中,陰陽對應,相互包容,相互制約。妳中有我,我中有妳,融為壹體。陰陽、黑白只是不同,所以可以互動;只有被制約,才能和諧;只因為它的和諧,才有強烈的運動感。這個圖體現了古代哲學家對宇宙本質的理解和智慧。內外和諧是物質運動和生命存在的基礎和條件,宇宙運動的目的是追求永恒的和諧。任何事物壹旦失去和諧,就會崩潰、瓦解、消亡。這種和諧精神體現在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
太極圖從“陰”和“陽”的概念中能給我們什麽重要的啟示?
第壹,和諧。“陰”和“陽”的本質是和諧,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處處體現。我們經常聽到中醫說,有人屬於陽虛,有人屬於陰虛,這就是失衡。這個人至少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人要盡量保持陰陽平衡。從人自身生命體征的和諧展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需要保持和諧狀態。
第二,運動。我們發現“和”往往是在運動的意義上實現的,就像《萬事皆有錯》裏說的“流水不腐,家徒四壁不腐”,運動的狀態是保持活力的最重要因素。我們再來看太極圖。中間不是直線,而是曲線。如果給它加上壹條直線,我們會有壹種僵硬的分離感;只有曲線才能表現出這種自然的運動,像風吹在水面上,像垂柳飛舞。所以這樣的設計在和諧之美中呈現出無盡的運動感。
第三,相對論。其實世間萬物都是陰陽結合,“陰”和“陽”是相對的。對男人來說,女人是陰;但即使沒有女人,壹個男人身上也總會有陰和陽。所以中國的理論不是絕對的,而是客觀的;“陰”和“陽”不是僵化的概念,而是活動的概念。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傳統,我們隨處可見。比如張飛和劉備,李悝jy和宋江,這樣,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故事、戲劇的沖突與和諧的平衡。
第四,隱蔽性。萬物皆有陰陽,但“陰”的壹面往往是隱藏的,人們看不到的。換句話說,看得見的壹面是陽,看不見的壹面是陰。我們可以把這個原則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知道壹件事的時候,壹旦看到它的表面,就應該想到它的背後是什麽。如果有了這種陰陽感,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可能會更深刻。
因此,把握“陰”和“陽”的內涵和本質,可以幫助我們對事物和人的生活狀態有更深刻的認識。
* * *摘自劉雨晴《易經:推天理人事* * *
周易閱讀練習:推天理人
1.以下關於原內容的說法,有壹個是* * * * * *。
A.《周易》思想的核心是“在時”,“在時”壹詞是清代學者惠棟總結出來的。在他看來,易道博大精深,可以概括為“在時間的中間”。
B.“時中”是指人在世間的行為,能夠把握時間上的溫度和空間上的尺度,事情就會處理得當,達到和諧的狀態。
c“陰”、“陽”的本質是和諧,可以體現在人自身的生命體征、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
“陰”和“陽”的概念不是絕對的,而是客觀的、相對的和能動的,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傳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意的壹項是* * * * * *
A.孔子說“中庸”的“中”太多,恰到好處,《周易》中的“中”都是關於度的問題。
b比較晚出現的太極圖,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在時”的問題,凝聚了先賢們對宇宙本質的認識和智慧。
C.“和”往往是以動態的方式實現的,太極圖中間的曲線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這壹點。
D.萬事萬物中的陰陽往往是隱藏的。看得見的壹面是陽,看不見的壹面是陰。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中有壹項是不正確的:* * * * * * *
A.人們應該盡力保持陰陽平衡。如果陰陽和諧平衡,說明這個人是健康的。
B.運動狀態是保持活力的最重要因素。宇宙在運動中追求永恒的和諧,唯有運動,才能生生不息。
C.“陰”和“陽”是相對的。這種思維傳統隨處可見,這種陰陽對應的組合也經常運用在文學作品的人物構圖中。
D.只要妳把握住“陰”和。有了陽的內涵和本質,我們才能對事物和人的生活狀態有更深的認識。
讀《周易解答:推天理人事》
1.某***原文寫著“在《周易》中,像“中”或“鐘”這樣的詞隨處可見”,這說明“中”這個詞原本就存在於《周易》中,而惠東總結出《周易》思想的核心是“中”。***
2.D * * * * *原來的說法是“萬物皆有陰陽,但‘陰’的壹面往往是隱藏的”,並不是說“陰陽”是隱藏的。***
3.D***原表述為“把握‘陰’和‘陽’的內涵和本質,可以幫助我們對事物和人的生命狀態有更深刻的認識”,選項表述過於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