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新生代
外國名字
新生代
時間(被認為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顯生宙的
年齡
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
時間
大約6500萬年前到現在
地質特征
喜馬拉雅山
新生代的地質年齡是地球歷史的6500萬年。是古生代和中生代之後最晚的壹代。新生代形成的地層稱為新生代。1760年,G. Arduino把巖石分為三個時期:第壹個時期是結晶巖;第二期為含化石的層狀巖石;第三紀是壹種半膠結的層狀巖石,通常含有海洋貝殼。1829年,J. Denoyer研究巴黎盆地時,把地層上面的松散沈積層稱為。第壹、二期已棄,第壹期大致相當,第二期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古近系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新近系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紀分為更新世和全新世。
新生代初期,地球上的海陸分布比現代大,古歐亞大陸比現代小。古中國和古印度被古地中海隔開,而古土耳其和古波斯是古地中海中的島嶼,這些陸塊還沒有和古歐亞大陸連接起來。紅海尚未形成,古阿拉伯半島是古非洲的壹角。古南美和古北美相距甚遠,而古北美和古歐亞大陸距離較近,有時相連。
新生代開始以來,地表各種陸塊不斷升降,不斷分裂,慢慢漂移,碰撞,拼接,逐漸形成今天的海陸分布。印度與亞洲大陸的結合發生在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喜馬拉雅山上升用了200萬到300萬年。與此同時或更早,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升起,美洲的落基山脈升起。
古近紀氣候比以前更冷,始新世晚期和漸新世南極大陸出現小冰蓋。中新世中期在那裏形成的冰蓋相當於現代的2/3。格陵蘭冰蓋出現在更新世早期的北半球,之後的200萬年間有多次冰期。幾個大洲都發現了冰川。
地質運動
建設階段
新生代包括第三紀和第四紀。中生代侏羅紀至第四紀稱為阿爾卑斯構造階段,第三紀稱為新阿爾卑斯構造階段。
1.地殼發展從活動趨於穩定,兩地槽繼續向地臺發展。
新生代地殼發展的主要方面隱藏在活動趨勢之外,構造輪廓和古地貌逐漸接近現代狀況。從活動區的發展來看,有三個明顯的階段。
地殼發展
(1)早第三紀,中生代以來兩個活動區繼續活動。
從歐洲阿爾卑斯山、亞平寧山脈和喜馬拉雅山的壹些地方,地殼仍然活躍,顯示為橫跨東西的古地中海(特提斯)地槽。
靠近中生代褶皺帶外側(太平洋壹側)的環太平洋地槽仍在下沈,處於非常活躍的地槽階段,相鄰大陸(西歐、俄羅斯南部、北非、北美東部)的明顯下沈造成了全球性的海侵,所以早第三紀的海侵是新生代以來最大的海侵。
(2)在第三紀晚期和第三紀末期,由於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發生了新的變化。古地中海的強褶皺又回來了,橫貫東西的山脈取代了以前的海洋,從北非的阿特斯、歐洲的比利牛斯山、阿爾卑斯山和卡爾巴阡山壹直延伸到東部的高加索和喜馬拉雅山,成為地球上最年輕的山系。第三紀末,喜馬拉雅山海拔5000米。剩下的地中海和東南亞還是低谷。
(3)第三階段,自第四紀喜馬拉雅運動後。喜馬拉雅地區繼續上升,成為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也因Xi山的上升而隆起,南部地帶仍然活躍。
環太平洋地槽內帶繼續隆起,安第斯山脈繼續隆起,東北也相繼隆起。活動區移到現在的海溝,西太平洋群島進壹步發展,臺灣省脫水。[1]
2.地殼發展由穩定轉為活躍,演化為地窪發展的新階段。
印支運動後,地殼發展進入地窪初始階段,燕山運動後,進入極其強烈階段,喜馬拉雅運動後,活動繼續發展,因此新生代是地殼的復興期。
(1)大規模斷層活動和塊體活動。有些斷層是中生代繼承下來的,而有些是新形成的。斷塊活動是指幾組斷層切割壹個地區,使之隆起或凹陷的壹種斷層組合活動。比如廬山是斷塊活動擡升,華北平原、汾河、渭水流域是斷層後沈降。前者稱為斷隆斷塊山,後者稱為斷陷盆地。中生代以後,這些斷層活躍而強烈。
(2)大規模的巖漿活動。隨著大規模的斷層活動,出現了廣泛的巖漿活動,主要是噴發。比如,德幹高原、東北五大連池、臺灣省、海南、福建、浙江、雲南等地的玄武巖,新生代以來都有強烈噴發。
(3)加裏東期和海西期的壹些古褶皺帶,新生代以來也再次活動,表現為強烈的隆升和沈降,形成巨大的山系和巨大的深坳陷盆地。
從而形成了中國西部和中亞的大盆地、巨山的自然地理景觀。新疆的三山兩盆和歐洲的萊茵河地塹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