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日本人在中國古代叫什麽名字,在什麽時代?

日本人在中國古代叫什麽名字,在什麽時代?

根據文獻記載,日本列島與中國的接觸始於東漢時期。據《後漢書》記載,約公元前100年,日本島上建立了約100個小國,其中有壹個國家向漢朝派遣了使節。由於使者當時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冊封他的國家為倭國,是中國的附屬國,所以也被稱為倭奴,冊封他的皇帝為倭國王。從此我們稱日本為“日本人的奴隸國”,日本人是“日本人”,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

此時的日本列島忙於內部紛爭,許多勢力急於得到中國的幫助,只好“年年進貢,年年順從”,竭力巴結,使中華文明源源不斷地輸入日本,為日本的統壹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間,中國稱日本為“日奴”,雖有輕蔑之意,但並無惡意。據史料記載,日本的其他東西也都加了“日”字,如:日偽(古代醜女);日本奴隸(中國過去稱日本為日本奴隸);日本刀(古代日本制造的佩刀,以鋒利著稱);日本股票(日本制造的緞子);日本海盜。有的史書幹脆把日本人和我們身邊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東夷”的意思是“東方的蠻夷”。

唐朝建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中國文化,所以對“日本人”這個名字越來越反感。再加上崇拜太陽的傳統,我開始漸漸喜歡上“日本”這個稱呼,於是我請求帝華改名,帝華同意了。始於中國天皇封號的日本國名,是歷史鐵證。從此,“日本人”壹詞開始在中國流行,與日本人和扶桑聯系在壹起。

公元663年,中國對日本進行了第壹次懲罰性進攻,即百江村之戰。百江村戰爭的失敗讓日本更加清醒,意識到與中國的差距,坦誠了壹千多年。但到了明朝,日本浪人勾結中國海盜,對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掠奪,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稱之為“倭寇”。從此,“敵人”的稱號壹直延續到近代。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大增,對外擴張的野心也空前膨脹。甲午戰爭後,開始侵占和侵略中國。特別是日本全面侵略我國,燒殺搶掠無所不用其極,激發了日本人民同仇敵愾,浴血抗日。這時候中國人對日本的稱呼都差不多:日本鬼子,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