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了“氣”、“質”、“味”的概念,就明白倪氏是什麽意思了。那麽,什麽情況下應該服用藥物的“氣”呢?答案是,在治療外感疾病時,由於這類疾病的病位在表,需要用“升”“動”等藥物治療。所以要用中醫的“氣”,因為“氣”的性質也是陽,可以引導人體的氣血趨向表裏;在治療內傷、雜病或各種慢性病時,需要用中醫的“質”即“味”來治療,因為這類疾病的病位壹般在人體內,“內”屬於陰,而中醫的“質”屬於陰,可以引導人體的氣血趨向於內。
道理清楚了,那麽,最後壹個問題,中醫的“氣”和“質”怎麽得?煎藥要註意什麽?倪氏說,要得到中藥的“氣”,方法是大火快炒,壹般10-15分鐘,以免炒久了。這樣我們可能會盡可能的保留中藥的“氣”,但是要想得到中藥的“質”,也就是“味”,就需要長時間的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