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太祖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削去武將權力,派文官為州縣總督;秦始皇設禦史監督百官(或答:西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監督地方官)。(4分)
(2)***相似點:劃分相對權利,強化皇權。(4分)
(3)君主專制;集權。(4分)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地方控制;有利於政局的長期相對穩定。(4分)
試題分析:問題(1),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和運用
(1)宋太祖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削去武將權力,派文官為州縣總督;秦始皇設禦史監督百官(或答:西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監督地方官)。(4分)
(2)***相似點:劃分相對權利,強化皇權。(4分)
(3)君主專制;集權。(4分)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地方控制;有利於政局的長期相對穩定。(4分)
試題分析:問題(1),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和運用能力,解題時註意“文武制衡,行政監察制衡”。因此,結合所學史實,可以選擇宋太祖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奪取武將權力,派文官為州縣總督;秦始皇設立了壹個帝國歷史學家來監督官員。問題(2)考查學生對古代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的準確理解。題中秦始皇設置皇帝制度,即三公九部制,漢武帝設置中外朝制,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分丞相權。由此,嘉賓們得出結論,四位皇帝都是利用分而治之來加強皇權的。問題(3):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和歸納能力,從歷史事實中可以知道,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權力制衡”是為了實現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地方控制;有利於政局的長期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