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散的形成以小沈降為特征。目前,主要聚居區建立了岫巖、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和幾個滿族鄉。2000年滿族人口為106.8萬人。滿族歷史上的早期文明。
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壹,也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兩次建立中原王朝的民族。滿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6000-7000年前新開張的蘇神族文化[和茶文化]。
公元前22世紀,蘇神文明的中心是西毒(今吉林省長春市),早期蘇神王國的第二代皇室在這裏開始修建土坯城墻和宮殿,人口約1000人。我國考古學家認為,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鸚哥嶺原始社會遺址[3]距今約3000年,相當於西周,應視為肅慎文物。
出土了許多石器和陶器,包括陶豬、狗和熊。豬的飼養說明古代的民族部落已經過上了以原始農業和漁獵為基礎的相對穩定的原始生活。陶豬、狗、熊作為陪葬品被埋在墓中,是死者靈魂崇拜的有力證明。"
滿族的祖先蘇神,從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開始就有史書記載。《山海經》雲:“野中有山名不鹹,有宿神之國。”《竹書年譜》記載:“舜帝有虞家二十五年,故慎(即慎)來朝,以弓箭進貢。”虞定九州,、稱王時,都曾派遣使臣朝貢,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壹書。周人稱之為“蘇神、燕、伯,我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的蘇神國,漢晉的婁,北魏的蔔姬,隋唐的匈奴,北宋到明朝的女真。
在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之前,滿清在東北方向的所有領土,大致西至貝加爾湖、葉尼塞河、勒拿河,南至山海關,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包括楚科奇半島、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千島群島在內的整個東北亞海岸線,都屬於滿族先民(蘇申氏族)。史書中關於滿族先民與中原交往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周武王,蘇申人促成了“開石之奢”。當他成為國王時,蘇神派使節去朝貢。國王命令大臣榮伯過“行賄加小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