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奇香異色映林端——清代詠梅詩歌賞析

奇香異色映林端——清代詠梅詩歌賞析

奇怪的香味和不同的顏色是林端。

——清代詠梅詩詞賞析。

王傳學

清代詠梅詩歌數量眾多,佳作叠出。

請看清代詩人袁枚的兩首詠梅詩:

壹般來說,玉露總是無私的,

山的北部分為早期和晚期。

只是讓人憐憫舊雨,

最開放的分支是隔年。

?(選自《梅四首》)

為了珍惜眾多的樹枝,

剪刀搖雲。

仔細想想,沒人會給。

也為書窗,我陪妳。

?(從《折梅二首》中任選壹首)

詩中贊美梅花無私開放,裝飾國家,愉悅心情。詩人剪了壹枝梅花,“我陪妳在書窗”,卻沒有和我壹起寫梅花。其次是“我陪妳”,意為詩人抽出時間陪伴梅花,表現了自己愛花、惜花、賞花的高雅情懷。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詩人,也是壹位學者。曾任江寧等地知府。辭職後,他住在江寧,並在小倉山上建了壹座花園。袁枚主張詩歌要直抒胸臆,師法自然,強調原創,從民間語言中汲取營養。他有兩句詠梅語錄:“明月照竹成千言,霜降高梅懷花。”寫竹詠梅是生動而形象的。“我只憐香雪梅千樹,帶不走。”展現了壹首與梅花戀戀不舍,情緒飽滿的心曲。這些都是受人民語言的啟發。

重看清代著名詩人納蘭性德的《引人註目的詠梅》:

不要把瓊花比作連妝,連妝就像壹襲白衣。另壹種寧靜,自然標準,莫近東墻。

玉骨,冰肌,天賦蒼涼。可憐遙夜,寒煙明月,隔窗薄影。玉骨,梅花冰肌,開放清冷,清幽高貴,自然標準,不與俗花為伍,壹直為詩人們所欣賞。所以詩歌中每個詩人都用梅花來比喻人的性格。這篇文章也是對花與人品合壹的頌歌。在這首贊美白梅的詩中,通過欣賞白美亞孤獨而崇高的性格,同情她孤獨而悲慘的處境,表現了詩人自足而孤獨的性格和感情。但又不乏超然自賞、悲涼自適,寄托了詩人的心靈,產生了“清高雅趣”的藝術效果。

清代畫家李寫過壹首詩《畫梅》:

紙上的墨跡是新的,

什麽時候的梅花最可愛?

願風吹向遠方,

家巷春意盎然。

滿是水墨,紙看起來像幾朵盛開的梅花,美麗的梅花。希望風把妳吹到千家萬戶,門前屋後都能看到妳,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到妳的芬芳,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李畫的梅花是“難見之作”,“天下第壹”。它執筆倔強放縱,不拘泥於形式,而是轟轟烈烈。畫梅時是切而不切,刻畫而不刻畫,符合梅的本性,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

李也喜歡的畫風。他“自嘲為傻子”,蔑視傳統,蔑視權威,愛畫暴風圈,以此寄托自己與惡劣環境堅決鬥爭的不屈精神。

在李的作品中,大風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這只是畫家性格的壹個方面,反映了他與邪惡勢力的鬥爭。他性格的另壹個方面是他對下層階級的關心和同情。《畫梅》中的天風是與大風完全不同的暖風和風,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看清代詩人寧調元的《早梅》:

多姿多彩,可恥有效,

單從結尾看精神。

在大山深處,蒼白的懸崖下,

幾點開,而不是借春。

這首詩以“早”字開頭,含蓄而深刻。梅花羞於在春日的陽光下開出百花,卻在寒冬的西山深處蒼白的懸崖下傲然綻放。贊美梅花不畏嚴寒的大無畏精神。

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金農寫過壹首詩《畫梅》:

年紀越大,精力越旺盛。

如果水殿山樓有人。

很冷,很飽,

如果妳知道明月是前任。

金農的《畫梅》描繪了梅花的傲霜,挺拔,清麗脫俗,歌頌了老梅樹不畏嚴寒,生機盎然,芳香四溢,如明月般純潔美麗。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極度熱愛。

王,清代揚州八怪之壹,壹生畫梅花,寫梅花。請看他題為《梅花》的詩:

院子裏種了壹兩行李子,

畫空的影子和衣服。

冰雪融化,月亮增添了白色,

天天東風香。

梅花因耐寒而被歷代文人傳唱,也是文人畫家最喜愛的題材。“揚州八怪”中,除了鄭燮,其余皆擅畫梅花,每壹筆中的梅花都有不同的韻味。金農曾評價王畫的梅花枝繁葉茂,“繁花似錦,引冷香似雪中灞橋”。畫卷中的梅花屬於“灞橋”和“河畔”,細細的,有壹種清冷孤傲的氣息。所謂“冷香”也是王本人的寫照。他在“努力清除胸中的苦味,吐出來如紙上霜”。梅幹色彩鮮艷,純用淡墨濕筆書寫,蒼勁潤澤。焦墨用青苔點在梅幹上成串排列的筆觸,簡單而精致,襯托出用光筆勾勒出的梅花,突出了梅花的飄逸靈動。如金農所言“花闌動,苔色來淡”。

這首詩是壹首自題的題畫詩,融入了詩人觀賞梅樹的真實經歷:小院子裏種著壹兩行梅樹,梅枝細細的影子掛滿衣襟。梅花上的冰雪融化了,在月光下更加潔白,壹陣陣東風吹來壹陣陣清香。王的梅花觀是用他的身心去理解和交流的。“總覺得梅花是故人”“好相處好可憐”。畫梅是師法自然,與自然融為壹體,物我兩忘,這也是王畫梅給後世畫家的啟示。

清代揚州八怪之壹的鄭燮,壹生以竹畫和詩詞為業,但他也有詠梅的詩,如《山中雪後》,《大部頭》表達了他的誌向:

早上開門,滿山都是雪。

雪眼雲淡,陽光冷。

沒有屋檐滴下的梅花果凍,

壹種孤獨不是閑著。

這首詩描繪了冬天山房的雪景。當我早上打開門時,我看到山頂已經被壹場大雪覆蓋了。此時天空已經放晴,初升的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雲變得冰冷。院子裏,屋檐下的長冰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似乎被凍住了,沒有開放的意思。這樣壹種冷冷清清的氣氛是多麽不尋常啊!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壹幅早晨雪後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雲淡風輕的畫面,表現了雪後初晴冰凍的景象。後兩句用了襯托的手法:“屋檐滴水”,“梅花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寂寞不待閑”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詩人借物抒誌,含蓄地表現了他崇高頑強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論清代詩人蔣錫貞的《梅花》:

竹樓環繞著深雪,沒有穿過森林的路。

暗香不能久留,但麻煩的是春風。

在詠梅的這首詩中,“梅花”壹詞並未出現在詩中,但梅花濃郁的香氣卻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大雪包圍的竹樓裏,雖然走不出森林,卻能聞到風中飄來的梅花香。詩人用嗅覺代替視覺來描繪梅花在雪天傲然開放的景象,更是別具壹格,耐人尋味。

看清代詩人蒲和的畫集;

除了尋梅什麽都沒有,他必須回家。

雪深春淺,半是家。

古人欣賞梅子,要“求”、“贏”、“還”,都是壹路走來,只是讓梅子在中間綻放。詩人寫出了自己賞梅的過程,表現了賞梅的雅趣。

清代詩人陸染的《落梅》壹詩別有風味:

微風和雨滴的苔蘚圖案,

沙漠的余香在寂靜中嗅著。

森林裏到處都是雪,

嶺頭飛去半如雲。

妳不需要壹個水平的管子來吹這個國家,

除了空樹枝和寒冷的夜晚,我壹無所有。

回首孤獨的山和下山的路,

霜鳥蝶紛紛。

第壹副對聯寫的是梅花點綴著和風細雨,余香在靜夜裏無聲地四處飄散。這是寫落花的,但據說落花主動裝點大地,化被動為主動。詩歌的新奇和精致也在這裏。轉蓮續寫林中梅花落,花瓣積如雪。梅花隨風飄,與嶺頭的雲壹起飛。凸顯了落花的優雅與輕盈。項鏈對聯抒發情感:不必讓笛子“梅花三巷”吹遍江邊城邊,最可憐的是空樹枝在寒風夕陽中搖曳。對聯裏的詩人們開始聯想:回望梅陽河隱居的孤山,梅花已盡,山腳下的鳥兒和蝴蝶還在翩翩起舞,歡歌笑語。借助霜鳥蝴蝶贊美梅花香。

梅花因其堅貞、高潔、早春,常受到詩人的青睞。有寫早春梅花的,有寫如海盛開梅花的,有寫月影梅花枝頭的,有寫尋梅踩雪的,但寫落梅的少之又少。而這首詩,描繪的卻是落梅的狀態,描寫的是落梅的狀態:溫柔的風雨,孤獨的芬芳,積於林下,飛向嶺頭,無笛,最惜空枝。每壹句都是落梅的場景,每壹句都沒有脫離落梅的情境。誇張,盡力,描寫和寫作,動作得當。清代翰林學士、詩人白前評價詩“靜如清風,靜如水”。這也叫。

清代詩人吳起的《枯梅》新穎獨特;

奇怪的香味和不同的顏色打動了林端,

在過去的100年裏,它突然繁榮起來。

清理精華,

別再看別人了。

梅有壹種奇怪的花香味和顏色,獨自開在森林中最偏僻的地方。過了壹百年,我的興趣突然下降了。於是她吸收了所有的天地精華,只留下脊梁和高格享用。

這首詩別出心裁,以枯萎的梅子為主題,贊美梅子雖然老死雕零,卻在人間留下了脊梁和高格供人欣賞。真的是對梅花不朽精神的贊美。

清末1850年間,29歲的詩人俞樾和俞樾的妻子姚文玉得知丈夫考了第壹名後,在信中寫了壹首梅花詩:

抵抗人類的冰雪,

花在頭上聞起來很香。

微風有它自己不朽的骨骼,

冷艷應該去玉堂。

詩中贊美梅花抗冰雪,盛開在百花前。清風有仙氣,使冷艷中的梅花開在玉堂上。既是祝賀老公高中,也是提醒他要像梅花壹樣驕傲。

收到信後,俞樾立即和妻子回了壹首梅花詩:

庭院無塵,夜結霜。

見到妳不容易。

寒夜壹起做夢,

東坡的絕對勝利是在唐雪。

在詩中,我寫了我收到妻子壹首詩後的喜悅心情,說我在壹個寒冷的夜晚與妻子做了同樣的梅花夢,這比蘇東坡在唐雪的詩還要優雅。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書法家。在世人的印象中,俞樾是俞平伯的曾祖父,是革命家章太炎的老師,是寫下500卷瑰麗巨著《廳中春光》的大學者。但這樣的大學者,其實是壹個有情有義的好人,他們夫妻之間的相互唱和鼓勵支持,也是詩壇的壹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