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江蘇在古代屬於哪個國家?

江蘇在古代屬於哪個國家?

江蘇在古代屬於哪個國家?

春秋時期,江蘇分屬許、吳、宋等地。

戰國時期是楚國和齊國的壹部分。

秦朝,隸屬九江、會稽等郡。

漢代屬下邳縣、彭城縣、廣靈縣、丹陽縣和吳軍縣。

三國,蘇北屬魏;蘇南屬吳,南京稱為“建鄴”,是吳的都城。

唐代蘇北屬河南路、淮南路;蘇南屬於江南路東路。

五代十國,蘇北、南京先屬吳,後屬南唐;蘇南屬於吳越國。

宋代蘇北屬淮南東路;蘇南和浙北屬於浙西兩條路。

元代蘇北是河南江北的壹個省,蘇南是江浙的壹個省。

明代將元代的“慶忌路”(南靖)改為早期的“史靜”,是為了富甲壹方而建。明成祖遷都北平,改北平為“首都”,並將原“首都”改稱“南京”,同時設立南直隸(南京),下轄江蘇常州、安徽常州和江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上海市,明代永樂後歸南直隸(南京)管轄。

清朝初年,南方的直隸改為江南省(今江蘇、安徽、上海三省1市),江蘇省當時是江南省的壹部分。

南京在古代叫什麽?

不同的時代對穿越城市有不同的稱呼:公元前472年。

金陵驛:公元前333年

建業:AD 211。

江寧府:公元937年。

健康房屋:公元1127

南京(應天府):AD 1368。

南京房子:AD 1912。

南京特別市:AD 1927。

南京:公元1930。

南京(直轄市):1949 5月10。

南京(江蘇省直轄市):公元1953 65438+十月。

南京(副省級城市):公元1995

江蘇古稱什麽?

淮好像是江蘇和安徽壹起用的,古代叫江蘇。

江蘇省在古代是兩個城市的綜合體。它叫什麽名字?

省名取自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和蘇州(今江蘇蘇州)的首字母。

江蘇以前叫什麽?它屬於九州之壹嗎?

中國的古九州;

荊州(占據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張玲,統治襄陽;在今天的兩湖,廣東和廣西,河南和貴州)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

永州(今陜西中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南部、寧夏除外)

青州(東至大海,西至泰山,在今天山東的東部)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以及太行山以南河南省的壹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江蘇省北部)

禹州(今河南省大部,兼有山東省西部和安徽省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至海邊,江蘇、安徽兩省淮水以南,與浙江、江西兩省之地)

涼州(從華山太陽到黑水,應該包括現在的陜西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四川省以南的壹些地方)

所以江蘇屬於九州,壹開始就占了兩席。

江蘇省的設立始於清朝初年,以江寧和蘇州的首字母命名。追根溯源,江蘇是《尚書·龔宇》中記載的九州的徐、楊兩州的壹部分。西周時期,分屬魯、宋、楚、吳。春秋戰國時期,分屬吳、宋、楚、越、齊等國。秦朝是九江、惠濟、張江、泗水、東海五郡的壹部分。漢朝屬揚州和徐州刺史部。隋開帝年間,設蘇州、揚州、徐州。大冶年間改為武、毗陵、丹陽、江都、、彭城、東海五縣。唐初屬江南、淮南、河南。北宋時,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西路。南宋時,淮北屬金。元朝屬於江蘇、浙江、河南三省。明代江蘇、福慧分屬應天府、直隸南京。清初屬江南省。康熙6年(1667),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太平天國先後建立江南省、浦田省和蘇福省。17年(1928),南京是壹個特殊的城市。解放後,設有蘇南和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南京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3合並組成江蘇省,省會南京。

江蘇淮安在古代叫什麽?

從古代到戰國

我們的祖先壹般是以名山大川為標誌來劃分行政區域的。淮河作為四大瀆神之壹,自然成為地域劃分的象征。五帝時代,天下開始分九州。徐州在淮河以北,揚州在淮河以南。位於淮河南岸的淮安成為揚州的疆域,壹直延續到商周。

秦朝統壹天下,廢立州,實行郡縣制。當初天下分為36郡,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大,逐漸增加到40多個郡。淮河以北是東海、泗水、瑯琊等縣,淮河以南是九江縣。每個郡管轄幾個郡。古人取地名時,往往以其山水的陰陽來稱呼。山之南說陽,水之南說陰。我們在淮河以南,所以這裏的新縣叫淮陰縣,隸屬九江縣。

春秋末年,470年,吳王夫差挖溝逐鹿中原。長江水自揚州引出,經高郵湖、寶應湖、射陽湖,在淮安城北末端(今李子壩附近)與淮河相連,南北水運便利。解放初期,城北挖了兩把劍。壹面刻著“能幹”二字,壹面刻著“莫邪”二字。此種劍為名貴兵器,產於浙江大泉,又名“龍泉劍”。淮安出土的這兩把劍可能是吳王挖掘漢溝時留下的。

韓與三國

因為漢朝秦制,所以還是淮陰縣。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遷齊王韓信為楚王,以淮北為封地,其中也包括淮南,這也在他的封地之內。漢高祖六年(201前),劉邦怕韓信做高震的主子,就用陳的計策,以雲夢為名逮捕韓信。不久,由於證據不足,韓信被貶為不可或缺的農田,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前楚王韓信的封地被壹分為二:淮河以南給了劉邦的部下兄弟劉嘉,封他為景王。淮河以北的地方給了劉邦同的母親和弟弟楚和(?-179),封為楚王。漢高祖十壹年(公元前196年)正月,魯在長樂宮鐘室誘殺韓信,淮陰縣全為景王所得。七月,淮南王造反,東征荊國,劉嘉被殺。劉邦改荊為吳,封其弟之子劉濞為吳王。淮河以南,包括淮安,以前的荊國成了吳王的封地。

漢景帝前三年(154),發生了“吳楚之亂”。平定叛亂後,消滅了吳楚兩個國家,他們的土地是壹個普通的郡。

漢武帝6年(前117)分淮陰郡,設新縣射陽郡,大概是因為境內有壹條水射流,新建的郡在水射流的北(陽)。比如《漢書》卷二十八上,應劭評射陽時說:“在射水之陽。”此外,境內還有壹個射陽湖,這大概也是射陽得名的原因之壹。周總理有壹篇回憶他在淮安童年經歷的文章,即《射陽懷古》;吳承恩自封的“射陽俗人”,廉布自封的“射澤老農”,都與此有關。

王莽改天下地名,淮陰縣改嘉信,射陽縣改建淮閣,漣水縣(當時叫淮浦)改胡愛井,盱眙改五礦。這個時間不長。王莽禪讓後,立即恢復原名。

三國時期,淮陰縣和射陽縣都屬於魏。很快,射陽郡被廢棄,直到金太康元年(280),歷時約半個世紀。見《宋書》卷三十五《州縣》。

晉南北朝

西晉時,射陽、淮陰兩縣均屬徐州廣陵縣。(此時廣靈縣僅控制8縣,* * * * 8800戶)永嘉之亂後,淮河以北普遍淪陷為石勒,屬北朝。公元317年,晉元帝南渡,進入東晉。淮河地區開始成為內戰的前沿,有得有失,相互拉鋸。

然後去hy.js

南京在古代叫什麽?吃飽了!!!

金陵——南京第壹城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南京屬於江南地區;在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南京在古“九州”中屬於揚州。

西周時,南靖所在的江南是吳波張州的封地。公元前495年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宮後山設冶城,鑄造兵器。

吳越之爭以吳國滅亡而告終。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範蠡在今南京中華門的外交大臣主幹道上建城。這是最早建在南京地界上的理想城市,後來被稱為“越城”。南京城的歷史由此開始。越城建成時,恰逢中國歷史開始進入英雄激烈合並的戰國時期。戰國初年,越國想征服楚國,結果被楚國打敗了。楚國征服越國後,“取吳故裏於東浙”,設江東郡。今天的南京地區在江東縣的管轄範圍內。

楚威王熊尚想利用長江天險作為圖謀天下的屏障,於是在公元前333年,在陡峭的河邊“石頭”(淩思旺山)上建城,設立金陵城。從此南京得名“金陵”,這是南京的第壹個稱號。

東漢末年,孫權積極擴大在江東的影響,在金陵城的基礎上建城,“儲備軍糧器械”。這就是著名的石頭城(又名石首市)。

秦的秣陵郡,漢的丹陽郡。

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36郡。金陵屬燕郡,後改為會稽郡。

楚漢戰爭時期,劉邦為了籠絡部下,先後分封了七個不同姓氏的國王。公元前202年,西楚故裏的惠濟、東陽、郭俊、涑水、薛軍、譚俊六郡成為楚王韓信的封地。劉邦建立漢朝後,秦郡因為太大,被劃分為62郡。當時南京還在瓦靈郡,燕的郡。後來改為丹陽縣。

從東吳的“建業”到南朝的“建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割據。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孫權將政治中心從京口(今鎮江)遷至秣陵。第二年,為了建立帝王大業,將秣陵改為“建業”。同年,建鄴建石頭城,修築防洪設施。以建業為中心,積極為吳國的建立和鞏固創造條件。旭日東升,這是南京第壹次被定為國家首都。

南京的繁榮始於吳棟。旭日東升後,在金陵城的基礎上建石頭城,重建建鄴縣。建業建都後,還建有大規模的都城和宮城,以及金城、白馬城等幾座小城堡。由這些城市組成的東吳都城建業,呈現出氣象恢弘薈萃的壯麗景象。

265年,司馬燕稱帝(武帝),建立了金朝。280年,大舉進攻吳。吳主孫皓“臉貼地”,從石頭城投降。至此,吳滅亡了。司馬燕平武後,重建業為秣陵,屬丹陽郡。

晉武帝死後,“八王之亂”導致中國社會長期戰亂和分裂。當黃河流域陷入混亂時,以王和謝為首的家族包圍了西晉王室,並於307年南下建鄴。313年,為避諱司馬曄皇帝,建業改為建康。西晉滅亡後,司馬睿於318年春在建康(元帝)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

之後的宋、齊、梁、陳四代都以建康城為都城。

隋唐以來,江寧、夏紫、上元至南雍都城江寧府管轄郡縣。

隋文帝滅亡了南朝最後壹個小朝廷——陳朝,完成了統壹全國的大業。隋陳平以後,在江南實行了遏制地方勢力的政策。其繼承者唐朝繼續實行剿金陵的政策,使得這壹帶的城市建設沒有太大發展。唐武德三年(620),稱揚州,江寧改為歸化郡。七年,揚州改江州;八年,改揚州;九年,揚州遷至江都(今揚州市),改稱白下郡,隸屬潤州。貞觀九年(635),白下改名為江寧縣。至德二年(757),升為江寧郡,次年(甘源元年),升為鄞州。上元二年(761),江寧郡改名上元,廢而升為州,光啟三年(887)復置。

五代十國時期,南京先是楊、吳的軍事中心,後是南唐的都城。為了在動蕩的局勢中儲存和發展自己的勢力,楊武和南唐統治者曾經在這個山川秀美的古都擴建城市,修建官署。......

江蘇靖江在中國古代叫什麽?

靖江歷史悠久。三國誌吳赤武元年(238)前為地,赤武二年(239)為吳主孫權之洲,屬毗陵郡。金代屬濟陽郡(今江陰市)。明洪武二年(1369),屬江陰郡。明朝成化七年(1471),位於靖江縣,屬常州府。1949 65438+10月28日,靖江解放。建國後,先後隸屬泰州、揚州。1983 3月揚州市托管。1993 7月14日,靖江撤縣設市。1996年7月19,臺州市成立,靖江改為臺州市。

這說明古代的靖江應該和江陰同名,即:

江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超過2500年。晉太康二年(281),設濟陽郡。楚梁少泰元年(555),廢郡,建君山腳下。因地處江南,故稱江陰縣,是“江陰”名稱的開始,轄江陰、歷城、良峰三縣。此後,江陰為縣、為國、為軍、為路、為州而設,幾經變遷。元二十七年(1367),恢復江陰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