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諸子百家的傑作。

諸子百家的傑作。

1,儒教

儒家經典主要包括十三經。儒家經典有六種:《詩經》、《尚書》、《儀禮》、《景悅》、《周易》和《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樂記》是在秦火後丟失的。

唐代有《李周》、《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梁傳》、《爾雅》。

還有儒家的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壹本在《禮記》)、《中庸》(壹本在《禮記》)、《論語》、《孟子》,五經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

2.法家

有《管子》19卷,《尚軍疏》5卷,《申子》3卷,《申子》10卷,《韓非子》20卷,《新書》3卷,《鄭倫》6卷,《法論》10卷,《政論》5卷,《阮子鄭倫》等。

3.道教

道教名著有《道德經》、《易道術》、《太乙》、《文子》、《莊子》、《列子》、《劉濤》、《老子甲後期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和《老子乙後期佚書》。

還有《唐山堂》、《唐門堂》、《易傳》、《打土之歌》、《任堇銘》、《金》、《語叢四》之說、《荀子》、《鬼谷子》、《橫縣》、《彭祖》。

4.墨家學派

墨學名著有《漢書》,記載東漢至今仍有86部墨學著作,其中墨子著作71部,胡非子著作3部,隋朝子著作6部,吾子著作1部,田著作3部,殷著作2部。

現代流傳下來的墨子只有五十三篇,而這幾頁因為被編入道家著作《道藏》而得以保存。王的《墨子》壹書分為內外兩部分,他有壹卷《墨子圖說》。它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

其中有《尚敬》、《夏靜》、《經說上》、《經說下》、《大曲》、《小曲》等六部,壹般稱為《莫箐》或《墨辯》,側重於認識論和邏輯學。它們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也包含了許多自然科學,尤其是天文學和墨辯。

5.陰陽家

陰陽家的代表作有三部:宋四魏,14公雲的生與終,22公,49鄒子,56鄒子的終,5子,5杜文公,20黃帝和南公。

容14件,張蒼16件,鄒12件,魯13件,馮錯13件。

擴展數據

儒家學派的思想;

1,相互尊重信任

在倫理方面,儒家註重修身養性,其中心思想是“仁”,意思是人要註重和諧的關系。

對待長輩要尊重,朋友要守信,官員要廉潔愛民,要有自知之明,要盡心盡力。“君子要量力而行,從根基而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德政如北辰,居其所,群星環繞。”忠於上司,“對妳的官員要有禮貌,對妳的官員要忠誠。”

2.仁慈有序

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禮制”,理想是“大同”、“大壹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和官民關系。

孔子說“君之禮,忠於君”,孟子說“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荀子說“順道不順君,不順義不順父,為大丈夫”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命題。

3.大義凜然地說

儒家有著悠久的重視修史的傳統。子曰:“言而無行,忠而古,勝我老彭。”(《論語》)。

而孔子不僅記錄歷史事件,而且用文字和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被稱為“微言義”。由於歷代儒生的努力,中國的編年史從公元前841年(西周元年)開始,直到今天壹年沒有中斷過。

4.重義輕利

儒家重義輕利,重官輕商,重精輕末,與現代商品經濟格格不入。儒家經典《禮記》中描述的大同社會,是對儒家大道之行的描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法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教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墨家學派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陰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