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對圓周率有哪些研究成果?
到了5世紀,圓周率的精確值的計算有了很大的飛躍。祖沖之,中國著名的數學巨星,傑出的數學家,誕生於世。祖沖之生於公元429年。他是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學和機械制造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祖沖之曾在他的代表作《作曲》中記錄了他壹生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成就。但令後人大感遺憾的是,這部珍貴的書在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後丟失了。但根據當時的其他文獻著作,後人可以知道祖沖之曾經把圓周率弄到小數點後6位,即:3.1415926劉徽的“割圓術”達到這個結果。如果祖沖之真的用了“割線”,那就要經過11次的倍邊過程,最後才能得到12288與24576的正多邊形內接的圓的面積。而且,每壹次的邊加倍過程,他都要進行4次9到18位數的和與根運算。不用說,當時是預備計算,即使現在用計算機計算也是比較繁重的工作。特別值得壹提的是,祖沖之的“近似率”和“密度率”,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簡單實用,而且是圓周率的最佳得分。縮減率是分母不超過100位的所有近似得分中的最佳近似值;密度也是分母不超過千位的所有近似分數中的最佳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