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地方古籍文獻論文
徽杭古道線路圖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它是繼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是古代徽商與浙商貿易交流的重要渠道。它在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巨大的經濟和文化影響。徽州古道多為翻山越嶺的羊腸小道,與“獸蹄鳥徑”相交,故又稱“鳥徑”。徽州古道是指古徽州通往山外的石頭山路。據不完全統計,“壹府六縣”古境內約有124條古道(段)、近千座古橋。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道有徽杭古道、饒慧古道、惠慶古道等50條,總長442公裏,而保存完整、富有歷史價值的古道有20多條。在這些徽州古道所承載的文化空間中,有壹些代表徽州的文化符號。壹、徽州古道的歷史淵源徽州四面環山,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四通八達的古道是古徽州與外界溝通的生命線。它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也是古徽州人民勤勞智慧、開拓創新、謀求發展的歷史見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徽州府誌》有“自周目清溪縣界至周舍,百鳥徘徊”的記載。三國何琪,出新都,開始鑿嶺接江浙;隋末,汪華起兵護國,鑿嶺求和。到了唐朝,官方的郵政事業發達了。除了壹般的道路之外,還有另壹條郵政路線叫做驛道,也被稱為官道。北宋時去北京,出東門,經界牌嶺出境,可以到首都開封。南宋入京官道改為南門,經玉靈關出境後,可至都城臨安。此後,以歙縣為中心,逐漸形成了九條古驛道,俗稱“九龍出海”。明清時期,徽商興盛,商人捐資,紛紛興建。東有蘇杭,西有四川,南有福建、廣州,北有北京的商道。同時,徽州民間自發集資修建富縣鄉村道路,使徽州古道繁榮通達。古徽杭路上沒有發達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除了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新安江、青弋江、姜維之外,徽州人與外界的壹切交流,更多的是從徽州府到所轄各縣(歙縣、黟縣、績溪縣、休寧縣、祁門縣等)的跨越崇山峻嶺的道路。壹代又壹代的徽州先民,勵精圖治,鑿山鑿石,憑著他們的剛毅、膽識和智慧,想出了這條交通要道——徽州古道。據《黃山公路誌》記載,黃山市原有主要古道100余條,近千公裏,古橋近千座。無論是官道、棧道還是柴道,都是依山傍水。只要妳仔細走,就會發現每壹個大的徽州村落都是徽州古道的交匯點,它們是古道上天然的驛站。正是這條蜿蜒的山路,承載著惠州人走上了大山的臺階。徽州古道不僅是徽州村民在山野勞作的必經之路,也是兩地商業往來和人員往來的主要通道。這些崎嶇的山路大大縮短了出山的路程,壹批批徽州土特產通過古道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和其他地方。壹代代徽州人也從古道走出大山,走向江浙、湖廣乃至全國,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可以說,徽州古道是徽州人的生存之路、創業之路、經貿之路,也是人生之路、文化之路、夢想之路。徽州古道承載了無數徽州人的夢想,是徽州文化向周邊輻射的神經脈絡,所以徽州文化壹直受到中國的青睞。它們不僅僅是山路,更代表了徽州文化的壹次突破,代表了徽州先民創業的壹段辛酸歷史。徽杭古道這些古道或早或晚,年代不壹,有唐、宋、元、明、清。徽州古道始建於隋唐,但大多形成於明清,歷史源遠流長。隋大業十三年(615),汪華起兵,開通古道,壹度太平,統轄惠、宣、杭、穆、吳、饒六國。休寧縣遊龍嶺古道,又稱“徽州大道”,始建於唐代,是饒慧古道進入景德鎮的重要道路。唐四年(公元897年),賊夏章走了壹條假道到了曼根嶺和寇奇門。唐朝前後,曼根嶺古道早已是熙熙攘攘的古道,行人絡繹不絕。西武陵古道連接易縣和祁門,險峰難削壁。到了唐朝,石頭被刻成了路,然後宋朝的和尚黃寶光把它開發出來,就有了石頭。清朝乾隆年間,古村居民孫宏偉“捐團險,獻身巡撫,五年完成”。豫靈關,徽州與杭州之間的古道,始建於五代。是皖浙交界的第壹道關隘,被譽為“漳州第壹危墻”。宗武穆王飛率兵過郡,溪水急漲,大軍不能前進。國王命令民眾砍山開道,從三陵出發。可見此地是歷代的戰略要地。柘林古道位於休寧和婺源之間。相傳五代時,嶺頭有壹位名叫方的老婦人,常年為商旅提供水和茶。徽杭古道,績溪縣瑤嶺古道,宋保友與胡丹之間,有壹大石門,故隨波逐流,競相彎曲,抑鑿凸者平,凹者補,鑿石者以為別扭,故行五裏以上,甚為方便。宋初,通往休寧黃茅的驛道是從婺源大灣鐘平村出發,經大灣到達休寧黃茅。因為這條路是沿著小溪走的,所以非常曲折。當洪水爆發時,橋梁經常倒塌,道路被毀壞。後來婺源人王紹捐資開辟了從芙蓉、對井、洋鬥、塔嶺、新嶺,俗稱“徽州武陵”到黃茅的道路。這是婺源的塔嶺古道。元末,王通投資重新開發,塔嶺古道基本成型。永豐鄉歇山嶺古道:位於黃山區最北部,與青陽縣接壤,始建於北宋末,已有近千年歷史。二、徽州古道文化遺址徽州古道也是歷史文物的集中地。今天,徽州古道沿線仍有壹些歷史遺跡,如牌坊、廊橋、亭臺樓閣、古宅、古祠堂等,讓後人仍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氛圍。逍遙嶺古道入口處,有寫於清同治年間的眉“江南第壹關”和“徽杭鎖鑰”。箬嶺關古道明朝天啟年間(1620-1627)設立箬嶺關巡檢司。清順治四年(1647),關隘建於嶺頭,關時鐫刻“天險重開”四字,古樸滄桑。曼根嶺的回族古道,集寶亭、古曦亭、玉泉亭、憩園亭、杠板橋等明清時期的石質建築和至尊殿、圓通寺、密巖寺等佛教遺址清晰可見。尤其是曾國藩在古驛道嶺頭修築的木根關,號稱“江南第壹關”,連續起伏14公裏。氣勢恢宏,防禦強大,有“獨守關隘,萬人不能逼”之勢。豫靈關古道位於安徽和浙江交界處,是壹條徽州與杭州之間的古道,始建於五代,由大小不壹的華鋼巖石修築而成。它是杭州和徽州的交通要道,是研究古代防禦建築的重要範例,是皖浙經貿往來的歷史見證。大連嶺古道建於唐代,有壹山門洞,屢遭廢棄和修繕。中線是古徽州和周目的界碑,也是今天安徽和浙江的省界。素有“壹腳跨兩省,雞鳴醒三縣”之稱。柘林饒慧古道,驛道邊上,矗立著基址亭,是乾隆年間用青花崗石建成的,至今堅固。山脊右側有“吳楚墳園”古碑,碑旁有“對坡墓”古墓群、石萬山寺、同春亭、逸仙泉、班苓寺,以及“豐縣正殿示禁”等十余處碑刻。石門嶺古道步雲庵的墻上,有明清時期村民和商家捐贈的古道題詞“壹切善終有回報”等五處。白芨嶺古道沿線有明代新豐塔、清代解小房等標誌性建築,均保存完好。徽州古道因為歷史悠久而格外厚重,因為古老的傳說而格外感人。古徽州路,像壹本厚重的歷史書,記錄著徽州昨日的輝煌與滄桑,承載著無數徽州人的夢想與辛酸。大紅嶺古道上,流傳著明朝萬歷年間鄭捐資在大灘鄉香源村修建新路的傳說。徽杭古道瑤嶺有“二程寺”的傳說。《水滸傳》118中的“盧俊義大戰郁陵關”是北宋末方臘叛軍在郁陵關與宋軍交戰的記錄。徽杭、柘林古道上,有方婆施茶遺風;有壹個關於塔嶺客棧老板王元和胡雪巖“回朱莉”的故事。赤嶺古道上有木蓮戲的故事;塔陵有十八擔金銀財寶的故事;傳說嶽飛手拿梨花槍,選擇了若菱古道的方向。羊占嶺古道上,方臘起義幾經扁擔鋪成,留下了“大劍石”的傳說和“大青石,祭寶刀,方臘起義更誌”的民謠。乾隆皇帝南巡把夷陵變“羽嶺”的故事,流傳在夷陵古道上。古道附近的村落至今還保留著徽州最傳統的民俗活動。在玉靈關古道上,有三陽坑村“蕩秋千”、葉村“折羅漢”等頗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黃圩的街源谷雨古靈路,也與徽劇有著不解之緣。麗霞村也是目連的故鄉之壹,目連救母的故事在這裏家喻戶曉,李希目連戲班是古徽州著名的目連戲班之壹。端午節的鐘馗舞、中秋節的翔龍舞、白芨嶺古道漁村的“勝利鼓”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遊龍嶺古道上的宋代板凳龍,每逢重大節日都有表演。三、徽州古道的商業見證徽州其實不僅僅是壹個地理概念,更是由舊徽州府培育,經過長期歷史積澱最終形成的泛地域文化。惠州壹直有“七山壹水壹田壹路壹莊園”的說法。農耕環境相對惡劣,人地矛盾讓惠州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大山之外。徽州人痛心地說:“天下人把命放在農業上,徽州人把命放在商業上”,於是有了“生在徽州無前生;十三四歲的時候,我丟了。明清三百多年是徽商發展和徽州古道發展的鼎盛時期。徽州古道成就了徽商的事業,徽商報恩的信念豐富了徽州古道的內涵。他們紛紛聯合當地紳士或倡議官民積極捐資重建或繼續修復古道,致使徽州及其周邊地區出現了數百條總長數千裏的“通衢”。這些遍布境內的古徽州道路,使得古徽州通往池州、安慶、景德鎮、浮梁、上饒、杭州、宣城等地的道路暢通無阻。這些徽州古道在當時是“國道”,主要用於運輸外地商品和鹽、米、茶、糧等土特產。徽州古道徽州古道是徽商出入外界的商道,壹塊塊打磨光滑的青石板是徽商繁華的最好詮釋。由於徽州古道的地貌不同,所以有路的起止、路的長短、路的難易、路的寬窄都有差異的說法。有的古道需要幾年幾十年的努力,有的古道需要幾代人幾十代人的努力才能修成。工程浩大,造價不可估量,可與今天的高速公路相提並論。沒有眾多徽商的支持,這些徽州古道的建成是不可想象的。大紅嶺古道是萬歷至道光年間開辟修建的。經過200多年的蒼桑,這條路遭到嚴重破壞,成了壹條危險的路。道光年間,商人、官僚和齊壹商人紛紛捐資重建和維修大紅嶺通道,耗資數萬美元。六年後,這條危險的路終於鋪好了。當年,嶺頭的8塊青石上記錄了大量捐贈者的名字、商號和數量。黟縣西遞商人胡冠三早年在西武陵古道上賣糧,形成了購、運、服、銷壹條龍服務。有詩“壹株新米抵西武陵頭,夫擔土糠”,描寫了胡冠三雇數百人從江西運糧到祁門、易縣販賣的情景。浙嶺,徽州至饒州的古道,號稱七省通衢。南有湖廣,北有江浙。景德鎮的瓷器,鄱陽湖的魚蝦,樂平的大米豬肉,從這裏運到屯溪,蘇州,杭州,上海。江浙產的布匹、鹽從這裏運到江西。清康熙年間,婺源張西木商、常州木業鼻祖王其仁被柘林放坡的事跡所感動,斥巨資修建了從休寧到柘林的36座茶亭,並修繕了萬山寺。多年來,他邀請僧侶埋葬商旅途中的死亡。若菱古道是連接古徽州府、安慶府、寧國府的千年官道,也是古徽州保存最久的古道。徽商興起後,成為糧鹽山貨的重要運輸大動脈。千百年來,官員入省進京,士人考省,商人運貨,百姓有親情。這是徽州學生商人和儒學渡江北上北京的必經之路。當年,徽商走出徽州古道,成為徽州文化中壹道獨特的風景。壹代代徽商最初大多是從徽州古道走出皖南深山老林,走向山外的世界,創造了壹個時代的神話。參考資料:徽州府誌,績溪縣誌,祁門縣誌,紅色古道上的大連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