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日本漢字的發音和起源

日本漢字的發音和起源

1.假名字母的起源

中國晉朝時期,漢字傳入日本(公元3-4世紀)。據日本秘書說,以百濟學者身份歸化日本的中國學者王人(285年赴日),應邀帶著《論語》和千字文到日本,後來成為皇太子的老師。這大概就是漢字正式傳入日本的開始。

日語不屬於漢藏語系,和漢語差別很大。如果漢族人要學漢字“十年”,日本人學漢字肯定會更難。

第壹個困難是如何閱讀漢字。日語和漢語的音節結構不同,所以日本人在讀漢字時要把漢語音節“轉換”成日語音節。比如“東京”東井就應該讀作Tokyo。這叫“日本化”(日本人說“官話”)。

漢字在中國的發音因時因地而異。早期傳入日本的讀音叫“五音”(大概是長江下遊的讀音)。唐代(Xi安、華北)傳入的讀音稱為“漢音”,是主要讀音,但佛經中仍用五音。宋元時期,後來引入的讀音叫“唐音”。五音、漢音、湯音都是“音讀”(模仿漢語的發音)。

日本人用日語解釋漢字的意思,導致了用日語閱讀漢字的發展,稱為“訓練閱讀”。比如漢語詞典裏有壹個詞叫“混凝土”,註音是“銅”或tóng,但人們把“壹噸混凝土”讀成了“壹噸水泥”,這是“混凝土”的訓練讀法。讀壹個以上的單詞是日語中的普遍現象。比如壹個字“明”,除了四種讀音,還有九種訓練。

漢字知識傳播後,日本開始用漢字作為筆記來書寫日語,形成全漢字的日語音節。《葉晚集》(成書於759年)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壹部以漢字為字母的“和音集”。這種借用現成漢字的日語字母,叫做“葉晚假名”。假的,假的。名字,名字。假名,借用的漢字。

假名不是有計劃的設計,所以有兩個重疊的集合。壹套叫“片假名”,壹套叫“平假名”。

佛教於538年從百濟傳播到日本。奈良的和尚讀佛經,在漢字旁邊放上註音和字義,寫虛詞和後綴。他們壹開始用的是整字,後來簡體字,取其片段,形成了“片假名”。

女人識字不多,就借漢字做筆記,寫日記,寫故事,寫詩,用字音字義註釋漢字。平安時期(794 ~ 1192),草書盛行,草書簡化,形成“平假名”。當時平假名被稱為“女人字”,不雅觀,不為男性所用。

片假名從僧到俗,平假名從女到男。文字不怕起點低,只要簡單實用就行。

壹開始是隨機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同壹個日語音節,後來統壹用漢字,基本做到了壹聲壹字。這就是假名的規範化。

假名大膽簡化漢字,既方便書寫,又讓假名有了獨特的樣子,有別於常見的漢字。無論它們壹起使用,都不會相互混合。這就是假名的塑造。

為了便於整理和檢索,必須規定假名的順序。假名有兩種。壹個順序是用47個假名翻譯壹段佛經歌詞(《涅槃經》第十三聖行),稱為“伊魯波歌”(最早見於1079年《金光明是王靜宜之最》)。另壹種順序是按照悉達多(印度梵文發音)原理將假名排列成壹張表,稱為“五十鈴圖”(始於11世紀,完成於江戶時代)。“Iluboshun”或“Isuzun”是假名的連載。

標準化、定型化、系列化使假名字母走向成熟。從片假名、伊魯伯歌、五十鈴圖可以看出佛教、印度文化對假名的影響。從漢字傳入日本到假名的成熟用了1000年。這是漢字傳入日本後的壹次飛躍。

日本還創造了壹些新的漢字,稱為“日本字”,也稱為“國字”。比如“馳”(十字路口)進入現代漢語詞典。因為數量很少,所以對日本文字影響不大。

2.假名的發展

為了提高記錄日語的準確性,對假名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主要是:(a)增加附加符號表示濁音和半濁音(濁音在室町時代是1392分開寫的)。(二)用小寫字母表示“促音”(短音)和“衰音”(類似漢語諧音)。(三)補充後綴字母表示音節末尾的鼻音,日本稱之為“撥”。升音、衰音、拔音的寫法始於平安時期(800年左右)。(D)規定長音書寫。

比如:《立秋》りっしゅう(rissyū か),其中ぅぅっっっっゅっっっっっゅっゅっ1如果不用小寫字母,“秋”就變成了“私”(SIY ū)。

另壹個例子是“分布”ぶんぷ(bunpu),其中ぶぶんんんんんんんぶんんんんんんんんん1的後綴字母不是音節字母,而是壹個因子字母,這是後來增加的壹個例外。

假名(“假名”)的拼寫也逐漸得到改進。從(a)《歷史筆名派遣》(以1695齊沖《鶴子鄭虔抄》為準)到(b)《現代筆名派遣》(以1946日本內閣指示為準)(c)《註音筆名派遣》。例如:

《蝴蝶》(泰約托):(甲)テフテフ,(乙))チョチョ.

賀樂:(a) クワガク,(b)カガク.

“suid not”:(壹)スキド,(二))スィド,(三))スィドー.

“十”(t非):(a) トヲ,(b )トォ,(c)トー.

現代筆名調度是當今常見的書寫方式,按口語發音記錄,但助詞はha讀wa、へhe讀e是例外。

日語音節少而簡單,適合用音節字母。但是音節和字母的拼音不靈活,需要這些補充和改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假名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地位。第壹步,從站在文本之外,進入文本中間。第二步,從漢字變假名,漢字變假名。

起初,假名是漢字的“音標”,只能站在文字之外,在正體字中沒有壹席之地。日語有屈折、助詞等虛詞,漢字書寫極不理想。自然就產生了混合寫法:實詞和詞根用漢字書寫,虛詞和詞尾用假名補充。於是“汕頭”(化名)伴隨著“小姐”(漢字)擠進了正式寫作的殿堂。這就形成了“漢字和假名的混合體”。10世紀流行片假名混合,15世紀流行平假名混合。同壹篇文章可以用兩個假名,但不能在同壹個詞裏混用兩個假名。這是日本直到今天的官方寫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實行了漢語的“大眾化”,其中壹項措施就是限制漢字的使用。1946中公布了要使用的漢字列表(1850字),1981中改為常用漢字列表(1945字)。嚴格規定法令、公文用字僅限於此,也用假名。其他出版物也逐漸向單詞表的範圍靠攏。

小學生只學996個漢字(比“千字文”少4個)。中學生只需掌握常用漢字表中的1945個漢字(比中國2000少55個漢字)。除了東方文化專業的學者,日本人壹般使用2000字左右。日本人民豐富的知識主要來自假名。

漢字為主,假名為輔,變成了假名為主,漢字為輔。這是二戰後日本寫作的壹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