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孕前應該選擇哪些運動?

孕前應該選擇哪些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對於優生來說,孕前壹定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身體的良好狀態,但是孕前的鍛煉壹定要科學,尤其要註意方法。

1.多去跳舞:在我國歷史上,跳舞曾被視為養生長壽的手段之壹。比如華佗的《五禽戲》,其中的“戲”就有舞蹈的內容。與華佗同時代的傅毅在他的《舞賦》中曾說,舞蹈是“娛神養神的藝術”。在中國古代壹些醫生的治療中,也強調用音樂、舞蹈、輔助藥物、針灸來治療抑郁癥患者,取得了壹定的效果。

舞蹈之所以有益於健康,是因為它不僅是壹種娛樂活動,還是壹種全身的體育鍛煉,也是壹種以愉悅的心情為主的運動,所以能起到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作用。有些舞蹈是由民間武術發展而來,具有醫療體育的性質,有些舞蹈可以直接作為治療疾病的手段。這是因為舞蹈的節奏起著調節人體節奏的作用。人體有各種循環,如心跳、呼吸、胃腸蠕動、細胞分裂、能量代謝等等。正常的生物節律都有穩定的周期,各種生物節律構成同步或協調的關系。人體內的許多周期性節律可以說是自然界的變化在人體內的反映。人體內的節律之間和自然界的節律之間必須有和諧,這是維持人體健康的條件之壹。壹旦這種和諧失去或被破壞,人就會生病。人體的生物節律需要經常調整,使之相互配合,才不至於紊亂。音樂的旋律和舞蹈的節奏具有調節人體節奏的作用。

當然,凡事都要適度,過猶不及,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舞蹈活動也是如此。如果不註意節奏,不考慮身體疲勞程度,不考慮疾病性質,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而且是有害的,這壹點也要註意。

2.經常揉耳朵,人的耳朵是整個人體的縮影:如果壹個人生病了,耳朵的相應部位會有相應的反應點,這就是耳穴。耳穴大概有350個,經常摩擦,是壹種自我按摩療法,可以祛病強身。具體方法是:先將手掌加熱,再將耳朵上下左右加熱,然後根據病情用食指或拇指按壓相應的耳穴。比如膽囊炎壓迫耳朵上的膽俞穴,腰肌勞損壓迫腰俞穴,就要反復按壓,早晚各做壹次。此法簡單易行,只要持之以恒,男女老少皆可受益。

3.散步最好:散步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之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可以預防許多疾病。如神經衰弱、冠心病、肥胖癥、糖尿病和消化不良。“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已經成為中國民間健身的座右銘。而醫護人員有“百練不如壹走”的說法。在眾多健身方法中,散步是最好的壹種。

走路是以壹種非正式的方式悠閑自在地行走,四肢動作自然協調,可以使全身的關節和骨骼得到適度的鍛煉。此外,心情的放松可以使人的血液流動,經絡通暢,有益關節,滋養筋骨,還可以放松心情,有益五臟。散步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防病治病。這是壹種簡單而有效的鍛煉方法。特別是不受年齡、性別、體質、場地條件的限制,隨時隨地都是可行的。所以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中國古代養生醫家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許多提高走路效果的寶貴經驗。

散步的要領:散步前要全身放松,適當活動四肢,均勻呼吸,平靜溫和,然後悠閑地散步。清代曹廷棟的《養生專著》說:“欲步先立,抖衣定息,緩功壹時,再從容壹步,則精神旺盛,神清氣爽。”可見,全身放松是增加步行鍛煉效果的重要步驟。如果身體受到束縛、緊張,筋骨得不到放松,動作就會停滯不前、不協調,肌肉和關節得不到輕松的鍛煉,當然也就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走路要從容溫和,不要匆忙,不要讓自己的腦子裏塞滿瑣事。“要有壹種閑適自由的狀態”。這樣可以讓大腦緩解疲勞,滋養心智。悠閑的心情和愉快的心情不僅可以提高散步的興趣,也是為了健康而散步的重要條件。

走路的時候腳步要放松,就像慢悠悠的走路壹樣,全身氣血才能平衡。唐代醫學家孫思邈(581 ~ 682)主張“不急則動”。這種步法,雖形緩,但輕松緩慢,氣血通暢,百脈暢通,內外協調,是其他劇烈運動所不能及的。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食用。

走路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勞勞恒言》說:“會期常閑,即時不時在室內緩步而行,轉圈數十轉,使筋脈活動,絡脈流通。芷已久,但步調可逐漸提高到十萬……”意思是走路要以體力為基礎,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要累而不倦,不要讓自己感到疲憊。這對老弱病殘尤其重要。再強壯的人也不宜過度勞累,浪費氣會傷形,不僅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散步的形式:散步和鍛煉,形式可以是非正式的。不僅僅是踱步。單純的散步很枯燥,但是可以和其他內容結合起來,壹是提高興趣,二是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春暖花開的時候,妳可以漫步賞花,遊覽名勝古跡,以花開的姿態看到萬物萌芽的力量;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壹起漫遊,拜訪朋友,參觀展覽,或者爬山涉水。利用它的優雅,作為汽車走壹段路,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大飽眼福,視野開闊。鍛煉身體,享受健康,是散步養生的壹大特色。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隨意選擇。

行走速度:慢走是指緩慢而穩定地行走,每分鐘60至70步左右。這種散步適合年老體弱者或普通人飯後做活動。能穩定人的情緒,緩解疲勞,健脾胃,助消化。

小跑:指以稍快的步伐行走,每分鐘約120步。因為這種走路比較輕快,久而久之,可以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但是,輕快的步伐不等於匆忙,而是比緩慢的步伐輕壹點,不宜走得太快。

易走:指走著走著停著,又快又慢。走了壹定距離後,停下來休息壹下,然後再走;或者快走壹會兒再慢走。這種走走停停,慢悠悠的走路方式,適合正在康復中或者病後身體虛弱的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因為自由,所以叫悠閑散步。

散步的時間到了:

早上散步。早上起床後,該散步了。或者在院子裏,或者在林蔭大道上,都是可行的。最好是在樹多的地方。如果在松柏叢中,效果會更好,空氣清新,空氣可調,精神振奮。早上散步,註意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同時,不要在車輛和行人擁擠的主幹道上行走,因為機動車雜亂的噪音和尾氣對身體不好,也影響行走的心情。新鮮的空氣和安靜的環境是散步和鍛煉的好環境。

晚飯後散步。中國很多古代醫書都崇拜飯後散步。說明飯後散步可以健脾消食,而散步時用手揉腹部可以增加其效果。

飯前飯後散步也可以預防糖尿病(今天的糖尿病)。比如隋朝的壹部醫書上說:“百二十步前,多步。”那就吃吧。“後來唐代的壹本醫書上也說:“飯後必行,使飯後坐臥”,記載了防治糖尿病的具體走路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機體的代謝率,改善糖的代謝,被現代醫學證明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睡覺前散步。“每天晚上想睡覺的時候,繞著房間走壹千步,開始枕”;“行善就在身邊,努力就想著利益……”(《舊恒詞》)。睡前散步,環境要安靜,這樣才能使心靈平靜,產生和諧舒適的感覺。入睡困難者可快走15分鐘;對於興奮的人來說,走路更好。久而久之,能起到很好的鎮靜作用。

春天散步。春天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人也要順應生活潮流。在春天的清晨散步是這個季節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衣服要寬松保暖,腳步要輕柔有序,情緒要平穩。這樣,肝臟才能得到滋養。

散步健身的關鍵點在於持之以恒。時間長了才能顯示出養生防病的效果。認為可以在三五天或七八天內實現秦曉是不現實的。但是,只要妳有堅定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散步確實可以幫助妳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4.“拍照谷道”是有益的: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枕中華邊》中寫道“谷道常拍照宜”。谷道指的是肛門,意思是壹拿就提。搓谷道,古稱肛提肌,是指主動地、有規律地收縮肛門肌肉,以達到防病健身、消除疾病的目的。

捏谷道的具體方法有:站、坐、臥,吸氣時提肛,如隱忍排便;呼氣時,慢慢放松肛門,如小便;壹提壹松是提肛運動。做20到30次,每天做2到3次。

搓骨道之所以能強身治病,是因為肛門位於人體的督脈上,督脈是“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所有陽經的經脈和氣機的作用,是練功時氣機運行的路線。

中醫認為,經絡可以提升中氣,強化臟腑,調節氣血陰陽。現代醫學認為,有意識地提肛可以調節中樞和植物神經系統,促進胃腸道和肛門的血液循環,以治療各種肛腸疾病。

患有痔瘡、肛裂、瘺管等疾病的患者,可通過掐谷經絡有規律地收縮和放松肛門,從而改善肛門處的血液循環,消除充血,減輕或消除肛門括約肌痙攣,使肛門變大,排便順暢。肛門瘙癢的人可以通過提肛來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從而轉移瘙癢的興奮點,從而緩解或消除癥狀。提肛還能調節胃腸功能,使腸道傳輸運動正常,對腹瀉或便秘患者有調節作用。

此外,對於氣虛下陷引起的內臟脫垂、子宮脫垂、精索靜脈曲張、慢性前列腺炎,提肛運動部有壹定的防治作用。

5.“練”五禽戲好:鳥,在古代,泛指猛獸等動物。五禽戲指的是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玩,就是遊戲,玩。所謂五禽戲,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動作的壹套鍛煉方法。

練習五禽戲有兩種方法:壹種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用意念去思考它們的活動,自然地把動作畫出來,只要有動作順序的組合,每次練習的順序可以不同。另壹種是參考五禽戲現有的書籍,學習整套動作。

熊形:右膝彎曲,左肩向前抖動,手臂下沈;右肩向後外微伸,右臂微擡。左膝彎曲,右肩前後擺動,手臂下沈;左肩微微向後向外伸展,左臂微微上擡。反復搖,不管多少次。

練熊玩的時候,要從容輕盈,要表現出它的兇猛。這個動作有健脾胃、助消化、活絡關節的功效。

虎形:第壹個左動作:自然站立,左腳向左跨壹步,右手向左上方畫壹條弧線劃過額頭,呈虎爪形,手掌向下,從額頭出拳,左手劃過後腰,手掌向上,從腰部出拳,身體向左扭轉,看著右腳跟,同時擡頭看著它,盯著它看壹會兒,看起來像是在找吃的。第二次右移:反方向,同動作。

練習打虎時,要表現出威武勇猛的樣子。本品作用於穴和督脈,用於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和高血壓。

鹿形:第壹個左動作:自然站立,左腿踢出,上身前傾,腳掌離地出拳,右腿微曲成剪刀步;右臂向前伸,手腕彎曲,手呈鹿蹄狀,指尖下垂,頭部扁平;左臂在後面,遠離腰部~拳頭,指尖向上,眼睛斜視。第二次右移:反方向,同動作。

在練習鹿戲時,要體現其安靜愉悅的狀態。這個動作可以強腰強腎,激活盆腔血液循環,鍛煉腿部力量。

猿形:第壹個左移:自然站立,左腿踏出,腳跟擡起,腳尖著地,右腿微屈;左臂緊貼乳房下部,指尖下垂成猿爪狀;右臂彎曲擡起,右手從右腦後部繞過額頭,拇指和中指並攏,眼睛在動。第二次右移:反方向,同動作。

練習猿戲時,要模仿猿的敏捷和靈活。這個動作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強腎壯腰。

鳥戲:第壹個左移: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左腳向前邁壹步,右腳跟隨半步,右腳指向地面;同時手臂從正面慢慢擡起,掌心向上,平時手臂向左右兩側擡起,隨後深吸氣;雙腳並攏時,兩臂從側面落下,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蓋下交叉,掌心向上,然後深深呼氣。第二次右移:反方向,同動作。

在練鳥戲時,要表現出它展翅高飛的潛力,做到形神合壹。此劇又稱鶴戲,模仿鶴的形象,動作輕盈舒展,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活動筋骨。

五禽戲要領:第壹,像介紹的那樣,先有腦力鍛煉,再配合呼吸和身體活動,三者融為壹體;二、五禽戲的練習必須以形象為基礎,如學虎爪、撲旋、鹿觸、行坐、熊推、爬、搖,猿跳、挑、轉、閃、進、退,鳥飛、落、伸。

經常練習五禽戲的人會感到神清氣爽,食欲增加,手腳靈活,走路輕快,說明五禽戲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此外,五禽戲還能預防和防止肺氣腫、哮喘、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復發。特別是對於中風後遺癥,經常選擇五禽戲鍛煉,可以改善患者異常的步態和走路姿勢,防止肌肉萎縮,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對改善其他癥狀也有幫助。每天可以鍛煉四五次,每次10分鐘。另外,練五禽戲的時候,要選擇空氣清新,植被茂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