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陜西省臨潼縣城東十余裏,南有驪山,北有渭水,可以說是“風水寶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即位時,貫驪山而治天下,遣人七十余萬,歷三泉而下青銅,宮中百官皆奇物。”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秦始皇在登基後不久就開始修建陵墓。然而,直到他50歲去世(公元前210年),陵墓並沒有完全建成,可見工程之浩大。這個陵墓的設計真的很累人。“讓工匠做壹個弩箭,給需要射箭的人穿上貼身的東西。以水星為百河海,灌輸機器,上有天文,下有地理。拿人魚膏當蠟燭,那些死不了多久的人...那些做過大事的,被嫉妒過的,關了門的,關了匠人的,都沒有東山再起。樹草如山。”據記載,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時,讓宮中的宮娥葬在其中,還把修墓的工匠關起來活埋。
秦始皇陵是壹座人造的山陵,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其高度仍有近50米,可見當年的雄姿。現存陵墓為方錐形夯土臺,東西長345米,南北長350米。周圍有兩堵墻,內墻3公裏,外墻6公裏。這個陵墓雖然被項羽破壞了,但是地下的東西還是有的。近年來,8000多件兵馬俑、青銅馬車等。在陵墓的外圍都有發掘,由此可見其無與倫比的偉大。秦始皇陵的做法後來影響了漢朝乃至以後的朝代。比如,陵墓布置成上有天文,下有地理的形狀,水銀作為江河海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