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艾灸點
灸風門穴
風門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的交匯處,又稱熱房,是風邪之門戶。具有補肺解表、祛風理氣的功效。艾灸可以調節肺功能,增強肺通氣。主治壹切風證,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風、面癱等。
艾灸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於足太陰脾穴,是足陰三經脈的交匯點。具有保健、和胃、滋補肝腎、調節經血、控制生殖的作用。。主治肝、脾、腎臟病。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和婦科疾病。
艾灸關元穴
關元屬於任脈的經穴,是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匯點,也是手小腸和太陽的升舉穴。具有溫腎固精、益氣回陽、強身健體、調理氣血、調理沖任、強身健體的作用。艾灸可以調節膀胱的張力,促進腦垂體。性腺功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加強保健。古人有?關元的師傅都是空城計,全虧?。對預防和治療遺尿、遺精、習慣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是中老年人保健艾灸的常用穴位。
艾灸氣海穴
氣海穴屬於任脈穴,是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滋養元氣、補腎固精、調和沖任、強身健體作用,艾灸可調節胃腸道和腎臟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腹瀉、遺尿、陽痿、遺精、月經不調、崩漏、中風和不孕癥。古人有?生海者,人在何處生?。
九足三裏
足三裏是陽明胃經的匯合點,是五輸穴之壹,也是全身最重要的支撐點。具有健脾和胃,促進運化,調理氣血,扶正固本,壯陽祛風,強身益壽的作用,俗話說。?如果妳想安全,為什麽不做呢?,是古今最常用的養生穴。常見的方法有艾條溫和灸或化膿灸。
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的椎下凹陷處。有腰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肋間後動、靜脈和棘間靜脈叢有1背側支;有第八頸神經的後支。常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現代研究證實,艾灸大椎穴可改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對血小板和白細胞有雙向調節作用。
艾灸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趾縫頭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壹處。常用於防治頭痛、失眠、腰痛、驚風等。,是老年人保健的壹個重要點。經常艾灸湧泉穴,有養心安神、補腎壯陽、延年益壽的作用。
灸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連線之間的凹陷處,深層為頭夾肌;枕動、靜脈有分支;枕小神經有分支。具有放松肌肉、緩解肌肉僵硬的作用。預防和治療頭痛、頭暈、強頸痛、紅眼痛、流淚、鼻竇炎、流鼻血、耳聾、氣悶、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發燒、感冒和窒息。
艾灸方法
直接接觸灸
艾灸是將大小合適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如果艾灸需要使皮膚灼傷潰爛,愈合後留下疤痕,則稱之為疤痕灸。如果不燒傷化膿皮膚,不留疤痕,就叫無痕灸。
1.疤痕灸。又叫化膿灸:施灸時,取少量蒜汁塗於穴位,增加粘附和刺激,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火點燃進行艾灸。每壹個強艾炷都必須燒完,除去灰燼後才能繼續輕松地活下去然後灸,直到規定的強灸次數結束。艾灸時,由於火灼傷皮膚,可引起劇烈疼痛。這時可以用手在艾灸點周圍輕輕拍打,緩解疼痛。
2.無痕灸。施灸時,取少量凡士林塗在穴位上,使艾條容易,然後將大小合適的艾條放在穴位上點燃灸。當有五分之二或四分之壹的艾條殘留,並感到輕微灼痛時,可以很容易地重新灸。壹般艾灸要做到局部皮膚發紅不起泡為止。
間接灸
它是在施灸藥物的穴位處,將艾炷與皮膚分離的壹種灸法。如隔姜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將鮮姜切成直徑約2-3厘米、厚度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打孔,然後將姜片放在穴位或患處艾灸,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艾灸。艾條燒完了,就容易施灸了。艾灸後,指定次數的強壯者應使皮膚紅潤無泡沫。
2.大蒜灸。將新鮮的蒜頭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中間打幾個孔,然後放在穴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艾灸。艾炷燃盡後,易炷再灸,直到規定的強灸次數完畢。
3.隔鹽灸。用純鹽填滿肚臍,或者在鹽上放壹片薄薄的生姜,上面放壹個大艾炷艾灸。
4.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制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刺幾個孔,放在待灸穴位或患處,用艾炷灸在上面,直至灸完規定次數。
艾條灸
它是取24克純凈柔軟的艾絨,平鋪在長26厘米、寬20厘米的細草紙上,卷成直徑約1。5厘米。要求卷緊,用軟、松、韌的桑皮紙包裹,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艾灸可分為溫和灸和鳥啄灸。
1.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壹端點燃,對準應灸的穴位或患處,距離皮膚約2-3厘米,進行熏灸。以煙熏、烘烤使患者局部感到溫暖而無灼痛感為宜。壹般每個部位艾灸5-7分鐘,直到皮膚發紅。
2.鳥啄灸:艾灸時,艾條的點燃端不固定在距施灸部位皮膚壹定距離處,而是像鳥啄壹樣上下施灸。此外,還可上下或左右均勻移動或反復施灸。
溫針灸
是壹種針灸結合的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又需要艾灸的疾病。操作時,針刺入穴位得氣後,給予適當的補瀉方法,使針保持,然後在針端捏上純凈柔軟的艾絨,或在針柄上插上壹根長約2厘米的艾條,點燃艾灸。燒完艾條或艾條後,除去灰燼,取出針。
溫灸器灸
它是壹種專門用金屬制成的圓筒形艾灸工具,所以又叫溫筒灸。圓筒底部尖而平,圓筒內套有壹個小圓筒,小圓筒周圍有孔。施灸時,在溫灸器的小桶內加入艾絨或藥物,點火後扣上溫灸器的蓋子,即可放在穴位或施灸部位進行熨灸,直至施灸部位皮膚紅潤。具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艾灸的功效
溫經散寒
艾灸是其溫熱刺激的應用,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刺激,達到溫經散寒,加強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所以艾灸可用於瘀血風寒引起的痹癥、腹瀉等癥,效果非常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有內臟,也有肌肉、骨骼等外部組織。在壹個正常的身體中,氣血在經絡中循環不息,按順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界因素的侵襲,使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就會出現腫痛等癥狀和壹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某些穴位,可以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平衡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癤。
扶陽古托
對於陽虛危重病人,如嘔吐、腹瀉、肢冷、脈弱等,常采用大艾炷灸關元穴、神闕穴,以助陽氣壯,還陽救逆,挽救病危,臨床常用於中風、急性腹痛、嘔吐、腹瀉等。
升陽解郁
艾灸不僅能起到養陽升陽解郁、安胎固經的作用,對那些未央不堅、穴位松散者也有效果。使身體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僵、慢性腹瀉等癥,可用艾灸百會穴來改善陽氣。往上推?再比如雲:?艾灸對有脫肛的人在散寒過程中有很強的濕氣嗎?。總之這也是艾灸的獨特功能之壹。
解毒泄熱
艾灸可以以熱誘熱,使之外出。艾灸能散寒清熱,說明它對機體原有的功能狀態有雙向調節作用。
疾病預防和保健
因為艾灸能溫陽補虛,所以艾灸足三裏、中脘能使胃氣充盈,而胃是水谷之海,五臟皆受其影響,胃氣充盈,所以氣血充盈;命門是人體的真火,是人之根本;關元、氣海是儲存精血的地方。穴位艾灸能使人感到胃氣充盈,楊琪充盈,精血充盈,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使疾病和邪氣不易犯,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做美容
艾灸是消除疲勞、恢復活力、補充體力、平衡陰陽的最有效手段。
?猜猜妳有興趣:
1.四個養生穴位的艾灸順序
2.艾灸十大養生穴詳細介紹。
3.艾灸哪個穴位可以補氣?
4.艾灸治療腸道功能紊亂有哪些穴位?
5.陽虛艾灸哪些穴位好?
6.穴位艾灸熏蒸的正確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