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羅馬帝國與古代中國的官方交往可以追溯到什麽時候?

羅馬帝國與古代中國的官方交往可以追溯到什麽時候?

羅馬帝國與古代中國的正式直接交流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史書《西域傳》記載:“桓九年(166),秦王安敦從日南派使者獻象牙、犀牛角、龜甲,開了個好頭。”這說明羅馬帝國和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有了交往。

這時可能有人會問:《後漢書·西域記》記載了大秦與古代中國的交往史,但並不直接稱為羅馬帝國!

其實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和近東的稱呼。隨著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文明交流加速。這條路線的終點是羅馬,當時被中國古代命名為“大秦”。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壹分為二,東羅馬帝國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版圖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南高加索部分地區。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移民城市拜占庭的舊址,故又稱拜占庭帝國。所以後漢書上記載的大秦是羅馬帝國。

據史料記載,永元九年,漢朝的甘英奉命向羅馬派遣使節,但其余的人卻感到有些不安:如果東西方兩個大怪物連在壹起,就會被夾在中間,生活可能會很困難。所以他們試圖阻止甘英去羅馬。其余的人熱情地把甘英領到了波斯灣的岸邊。他們對甘英說,大秦是隔海相望,但這海是硬的。運氣好的話要三年才能漂過去,運氣不好的話直接餵魚。其實從安息去羅馬根本不需要渡海,直接向西去敘利亞就是羅馬和安息之間的緩沖區。即使要渡海,波斯灣也不是風浪很大,可以輕松穿越。

可惜當時甘英被剩下的人騙了,就回頭了。漢朝和羅馬兩大帝國之間的直接對話並沒有發生。但無論如何,羅馬帝國與古代中國的正式直接交往,通過歷史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