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銘文需要在鑄造前雕刻。這種銘文是凸起的反字,說明當時已經有高超的文字雕刻技藝。有些銘文是由單個字模型組成的,對後來的泥型技術有壹定的啟示。
我國古代石刻歷史悠久,數量眾多,體現了文字雕刻技藝的精湛和嫻熟。最著名的石刻是先秦的石鼓文、秦代的石刻、東漢的《西平石經》和三國時期的《正始石經》。
南北朝時有反身石刻和凸形石刻,在木板上刻100多字。這些技術更接近於印刷版的雕刻。
印刷工具
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公元3世紀的晉代(公元265 ~公元420年),隨著紙和墨的出現,印章開始流行。在公元4世紀的東晉時期,石碑拓片得到了發展。它把印章和拓片結合起來,然後把印章展開成版面,蘸上墨汁,以拓片的方式把紙平鋪在版面上進行印刷,這就是雕版印刷的雛形。大約公元7世紀初,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誕生於唐代(公元618 ~ 907)。雕版印刷需要按照要求的規格在紙上寫下字,然後貼在打磨好的木板上,再根據字用陽語把字反刻出來,這樣就制成了雕版。然後,在盤子上塗上墨水,鋪上紙張,用棕色的毛筆印刷,再揭開紙張,就成了印刷品。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壹旦雕刻完成並印刷出來,就顯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優勢。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實物是唐代的《金剛經》,發現於敦煌,印制於公元868年。印刷工藝非常精美。
雕版印刷出來的版畫,壹開始可能只在民間流行,會有壹段與手稿共存的時期。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作序,序中說:“牛童子行無路,至於字畫,市上有賣。”“成型”即雕刻,“出售”即出售。這說明當時上流知識分子白居易詩歌的傳播,除了手稿外,已經有了印刷。
1944,發現於成都唐墓,為晚唐雕版印刷。
沈括在《孟茜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在唐代並不流行。五代時,大部分儒家書籍都是印刷的,馮道開始印刷五經。以後的經典都是印刷版。
到了宋代(960-1279),雕版印刷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公元971年,成都印制全部5048卷大藏經,刻本13萬件,耗時12年。至今,我國仍有約700部宋代印刷的古籍,字跡清晰、精美,堪稱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