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有什麽特點?
天壇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距市中心3公裏,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雨、祈求豐收的專用祭壇。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古建築群。\x0d\天壇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距市中心3公裏,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雨、祈求豐收的專用祭壇。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古建築群。總面積273萬平方米。1918正式開園。[1]\x0d\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以東。占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築群。整個北京,北有祭壇,南有天壇,東有太陽,西有月亮,其中天壇最為耀眼,最為壯觀。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緒年間重修重建。它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帝、祈求五谷豐登的地方。天壇是球球和古琦兩座祭壇的總稱。它有雙重祭壇墻,形成壹個內部和外部祭壇。壇壁南圓北圓,象征圓的地方。主要建築在內祭壇,球球祭壇在南面,山谷祈禱祭壇在北面。兩座祭壇在同壹條南北軸線上,中間隔著壹堵墻。球球壇的主要建築有球球壇、禦殿等,谷神壇的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宮和祈年門。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部,是天壇最宏偉華麗的建築,也是想象中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1545),祈年殿改為三頂圓殿,殿頂用青、中黃、下綠三色玻璃覆蓋,象征天、地、萬物。清乾隆十六年(1751),三色瓦改為統壹的青瓦金頂,命名為“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年谷的專用建築。【2】\ x0d \除了中央的太極石是圓形的,外圍的圓圈都是扇形的,數字為正,象征著九天。天帝牌位放在太極石上,象征天帝在九天之上。球球聖壇的附屬建築包括皇家拱頂和回音壁。如果說天安門門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征,那麽天壇就是這座不朽城市的象征。的確,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築是智慧和文明的結晶,它在壹個38米高、直徑30米的體積中包含了如此豐富的知識。【3】\ x0d \同時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巔峰之作。這個令人驚嘆的傑作僅用木制榫頭和支架以及所有木材就完成了。天壇的另壹個奇妙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當妳站在球球祭壇的中央大聲呼喊時,妳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沈的回聲。這種聲音似乎來自地心和天空,所以人們給它起了壹個神秘的名字:“天心石”。皇穹宇周圍有壹堵厚約0.9米的墻。妳站在壹頭,對著墻低語。站在另壹端的人只要耳朵貼在墻上就能聽得很清楚,還有立體聲效果。這就是“回音壁”。這證明了500年前中國的人們就能利用聲學原理了。\x0d\天壇公園是明清帝王祭天祈福的地方。天壇以其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和宏偉的建築裝飾而聞名於世。總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在內壇,南面是壇和皇家穹頂,北面是祈年殿和幹皇帝殿。這兩組建築由壹條貫穿南北的隧道——單筆橋連接起來。外壇翠柏蔥郁,環繞內壇,使主要建築顯得更加莊嚴宏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祭壇巧妙地運用聲學原理建造,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發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祭壇建築群。現在已經開放為天壇公園。\x0d\天壇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宏偉的建築裝飾,在中國建築史上記錄了光輝的壹頁。\x0d\天壇以前占地4095畝,現在2775畝。它是中國規模最大、建築藝術最精湛的寺廟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有外國朋友說,到了中國,到了天壇,才算真正到了中國。他還說,天壇就像長城和故宮壹樣,是壹件非常大的藝術品..\x0d\天壇有兩個壇和墻,形成壹個內壇和壹個外壇,南北都是圓的。當初為了在墻上表現天地的形象,象征了“天圓地方圓”的說法。外壇墻東、南、北三面無門,西面永定門內街有兩個門:北門為明代舊門,稱為“祈福谷壇門”;南門是乾隆十七年(1752)增設的,稱為“瓦丘壇之門”。兩個門都是三拱券式,綠色玻璃和簡單的瓦謝山屋頂。目前外壇北門和東門都是1975之後加的。內壇中間還有壹道東西向的隔墻,被視為圓丘壇的北墻。這種隔墻在兩個軸線上以弧形向北突出,繞過帝國拱頂的外墻,與東、西兩個祭壇的內墻相連,將古琦和邱歡兩個祭壇分成兩個區域。\x0d\內壇穹頂位於南面,祈禱谷位於北面,均在南北中軸線上,中間由壹條長360米、寬30米的神道(單筆橋)連接成壹個整體。圜丘壇的主要建築有圜丘臺(祭天壇)、皇穹窿(祭天殿、神穹窿和廚房、祭祀亭)等。祈年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門、祈年殿、東西殿、內廷、長廊(有七星石)、神庫和神廚、祭祀亭。[4]\x0d\天壇是古琦和邱歡兩座祭壇的總稱,四周有雙壇墻,將壇區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南北均為圓形。壇內祭祀建築集中在內壇,內壇四周有門。連接兩座祭壇的軸線是壹個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