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壹本真實反映三國歷史的書。

壹本真實反映三國歷史的書。

真正反映三國時期歷史的書是《三國誌》。

《三國誌》是二十四史之壹。

簡介:

西晉歷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誌》記載了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壹。陳壽曾經在蜀漢工作過。蜀漢失陷後,他被征入洛陽,並在西晉擔任文學家。在此之前就有三國誌的草稿。當時魏國和吳國都有歷史,如的,於謙的魏略,趙薇的。這三部書被作為陳壽據據的基本資料,蜀國無史,自行收藏,僅得15卷。然而,由於壹位歷史學家的工作,最終寫成了這本書。所以三國歷史是三國分裂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誌》最早是作為《魏徵》、《蜀誌》、《武誌》分別流傳的,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三本才合為壹冊。《三國誌》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特殊的壹部。由於過於簡略,既沒有記載王侯將相的世系,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官職、禮樂、法律、歷法等方面的“記載”,不符合《史記》和《漢書》確立的壹般正史規範。

《三國誌》有六十五卷,舒威有三十卷,舒舒有十五卷,兀術有二十卷。三國誌的名字:沒有野心就沒有野心。魏徵有列傳,蜀、吳只有列傳,而陳壽是晉朝的臣子,繼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誌》尊魏為正統。《三國誌》為曹操、曹丕、曹睿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為劉備和劉禪分別作了《漢書》和《史記》的傳記。記得孫權叫吳,孫良、孫秀、孫皓是三個繼承人。只有傳,沒有紀。

從篇幅上看,舒威約占全書的壹半,兀術占三分之壹,舒舒僅占六分之壹,這可能與史料數量有關。在陳壽撰寫《三國誌》之前,已有壹些關於魏、吳的史書,如的《舒威》、於謙的《魏略》和的《兀術》,可供陳壽借鑒。然而,有關的史書很少,也沒有魏、吳這樣的歷史學家,這就導致了史料的缺失。

陳壽

三國歷史精挑細選。作者認真考證史實,精挑細選不靠譜的材料,精挑細選材料來源,不做任何評論,不做任何編纂。這雖然使《三國誌》具有了文字簡練的特點,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點。

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戲曲、劇本,結合陳壽《三國誌》和裴松之《筆記》等史料,根據個人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創作了膾炙人口的《三國誌演義》。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間出版的,俗稱“嘉靖版”,共24卷。清朝康熙年間,毛倫、毛宗崗父子編輯而成,成為流傳至今的120本《三國演義》。但這只是壹個浪漫,大部分都不是真的。

作品評估:

《三國誌》主要擅長記敘,文筆簡練,剪裁得當,在當時受到好評。與陳壽同時在寫《舒威》的夏侯湛,看到《三國誌》,認為沒有必要再寫新史,就把原著毀掉了。後世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壹些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陳壽獨有的《三國誌》可以與《史記》、《漢書》相媲美。所以其他流派的三國誌都相繼湮沒在默默無聞中,流傳至今的只有《三國誌》。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壹文中說:“史傳互傳的魏三傑,屬與魏略、江標與等,或敢抗難,或疏而少之。只有陳壽的《三國誌》文質出眾,荀(許)、張(華)比(司馬)更為動容鞏固,非虛名。”也就是說,那些同類的史書,要麽論點偏激,依據不足,要麽文筆疏疏,文不對題。只有陳壽的作品做到了內容與文字表達的統壹。[1]其中,《諸葛亮傳》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書九年級上冊。

自古以來,守住長安和洛陽就是正統。所以《三國誌》尊曹魏為正統。在舒威,曹操寫了壹個傳記,而舒舒和兀術只是傳遞,沒有紀律。劉備被稱為壹代宗師,孫權被稱為壹代宗師。這是編纂史書為政治服務的壹個例子,也是《三國誌》的壹個特色。

缺點: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但實際上他寫了壹部《魏蜀吳書》,如實記錄了三國鼎立的情況,顯示出各自獨立,互不隸屬,地位相當。就記載方法而言,《先主傳》、《武傳》也與年表相同,但不叫年表。陳壽的這種處理方式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顯示了他傑出的學識和獨創性。總的來說,三國誌還是比較簡單的,這可能和史料數量有關。陳壽是三國時的人。因為黃浩的勢力,陳壽拒絕依附黃浩。因此被排除在外。蜀亡時三十壹歲。他所編輯的《三國誌》在當時屬於近代史,他親身經歷的、聽到的、看到的很多東西都相當真實,所以推測他是有條件收集史料的。但因為年代近,很多史料沒有公開;同時,由於積怨未消,很難做到公正,也給材料的選取和歷史的修訂帶來了壹定的困難。